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評估了每年一次的肌肉注射lenacapavir的藥物動力學和安全性,lenacapavir是一種長效抗HIV藥物,用於暴露前預防(PrEP)。參與者年齡18至55歲,未感染HIV,接受5000毫克的注射。 主要發現包括:lenacapavir濃度迅速上升,兩種配方的峰值濃度顯著高於以往研究;在52週時,谷濃度也高於療效相關水平,顯示藥物持續存在。安全性方面,大多數不良事件輕微,注射部位疼痛最常見,但可控且易於緩解。 總體而言,每年一次的肌肉注射lenacapavir可能是HIV預防的有效選擇,有助於改善每日PrEP的依從性和減少污名化。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艾曲韋敏和替諾福韋雙酯富馬酸酯(F/TDF)在跨性別女性中預防愛滋病時,依從性很重要。研究發現,每天按時服藥的女性愛滋病發生率較低,反之則較高。對於預防跨性別女性愛滋病,依從性對F/TDF的效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藥物semaglutide對HIV相關脂肪肥厚症患者的腹部脂肪積聚有正面影響。在32週內服用semaglutide後,腹部和全身脂肪都明顯減少,且安全性良好。semaglutide可能成為治療此症狀的選項,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評估潛在風險。 PubMed DOI

研究評估尼瑪替韋-利托那韋對新冠病毒後暴露的預防效果和安全性,結果顯示並未明顯減少症狀發展風險。參與者為無症狀家庭接觸者,分為尼瑪替韋-利托那韋組和安慰劑組治療5或10天。不良事件類似,以味覺異常最常見。 PubMed DOI

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評估lenacapavir這種皮下HIV預防方法的效果,與每日口服的F/TAF和F/TDF相比,對象為南非和烏干達的青少女及年輕女性。研究涉及5,338名HIV陰性參與者,結果顯示lenacapavir組無HIV感染,而F/TAF有39例、F/TDF有16例感染。lenacapavir的感染率顯著低於背景感染率及F/TDF組。雖然lenacapavir的注射部位反應較常見,但未報告嚴重安全性問題,顯示其在預防HIV方面的療效優於其他方法。該試驗由Gilead Sciences資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改善黑人順性別女性在HIV暴露前預防(PrEP)使用的情況。儘管PrEP效果顯著,但這群人卻面臨護理不足、醫療不信任和污名化等障礙。護理師在推廣PrEP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也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研究計畫將分為探索、開發和評估三個階段,並透過AI聊天機器人促進溝通,確保數據隱私。此倡議希望減少PrEP護理障礙,創造無污名環境,並解決健康差異問題。研究結果可能成為解決健康不平等的可擴展模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對HCV陽性腎臟進行移植的成人受者,接受為期14天的glecaprevir/pibrentasvir (GLE/PIB) 預防性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共20名HCV陰性受者參加,手術後監測HCV RNA水平。結果顯示,35%的參與者未發展出可檢測的HCV病毒,只有一名在第13天有病毒,並完成8週療程。所有參與者在治療後12週達到持續病毒應答(SVR),且在一年隨訪中無復發。總體來看,這療程對腎臟移植受者安全有效,有助於預防HCV傳播並促進病毒清除。 PubMed DOI

在一項針對皮下給藥lenacapavir預防HIV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中,共有3265名參與者接受每26週一次的lenacapavir或每日口服F/TDF。結果顯示,lenacapavir組僅有2人感染HIV,而F/TDF組有9人,顯示lenacapavir的HIV感染率顯著低於F/TDF及背景發生率。安全性評估中,雖然有些參與者出現注射部位反應,但整體無重大問題。因此,lenacapavir被視為HIV暴露前預防的有效選擇。 PubMed DOI

在2024年,專家醫師小組針對HIV治療與預防提出新建議,重點包括: 1.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 (ART)**:建議所有HIV感染者接受ART,初始療程通常使用整合酶抑制劑(如bictegravir或dolutegravir)搭配其他藥物,根據個別情況調整。 2. **長效注射療法**:適合不想每日服藥的人。 3. **監測與管理**:定期實驗室檢查,並管理物質使用及體重變化,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預防心血管疾病。 4. **HIV預防**:包括口服和注射長效藥物,特別針對高風險族群。 5. **解決差異**:強調改善醫療獲取的公平性。 這些方法旨在提升健康結果,助力結束HIV流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HIV感染者心血管和腎臟健康的影響,特別是其抗炎特性。研究在巴黎的醫院進行,納入20位接受SGLT2i治療的HIV感染者,主要為59歲男性,且多數有合併症。主要發現包括體重減輕3公斤、血紅素比容上升、炎症細胞激素水平降低等。總體而言,SGLT2i治療對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統有顯著影響,特別是抑制炎症反應。 PubMed DOI

這項針對14位重度血友病B成年患者的長期研究發現,接受一次性fidanacogene elaparvovec基因治療後,平均追蹤5.5年,安全性和療效都很不錯。大多數人凝血功能維持穩定,出血率極低,且沒有人產生抑制劑或嚴重副作用。雖有部分人出現脂肪肝,但未發現肝癌,整體來說治療效果持久且安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