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數位遵從性技術(如智能藥盒和藥物標籤)對結核病患者治療結果的影響,涵蓋菲律賓、南非、坦尚尼亞和烏克蘭,共有25,606名參與者。結果顯示,介入組與標準護理組在不良治療結果上並無顯著差異,顯示這些技術未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研究強調需進一步評估這些技術,並考慮經濟因素、患者偏好及其他重要結果,而不僅是治療成功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臨床試驗評估科技支持的行為介入對於超重成人(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和慢性腎病)的健康影響。研究中256名參與者中,有186人完成了6個月的評估。結果顯示,行動健康介入未顯著改善體重或尿鈉、尿磷排泄,但參與自我監測的個體在3個月時有明顯的體重減輕。雖然短期內有成效,但長期來看,基於理論的行為諮詢並未優於標準建議。 PubMed DOI

一項在中國西藏進行的研究評估了電子藥物監控器對結核病患者的有效性。使用監控器的患者相較於沒有使用的患者,服藥依從性和治療結果更好。該研究指出,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使用這些監控器可以改善結核病計畫。 PubMed DOI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重度憂鬱症患者常缺乏篩檢和治療機會。馬拉威的一項研究評估了一種綜合照護模式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涉及14個健康機構,實施階梯式照護,結合團體問題管理和抗憂鬱藥物治療。研究中,506名重度憂鬱症成人被篩檢,487人參加。結果顯示,綜合照護顯著減少憂鬱症狀並改善功能,顯示此方法能有效擴展心理健康服務。該試驗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並完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不同簡訊策略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藥物遵從性的影響,並與常規護理進行比較。研究在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於美國進行,涉及9,501名未遵從處方的成人。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四組,結果顯示簡訊組的藥物補充率略高於常規護理,但差異不具統計意義,且在臨床事件上也無顯著差異。研究認為藥物遵從性受多種因素影響,未來應考慮這些複雜性。該試驗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在越南,對接觸耐藥性結核病患者的家庭成員使用levofloxacin預防結核病的效果。2041名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每日的levofloxacin或安慰劑,為期6個月。結果顯示,levofloxacin組有6名參與者(0.6%)確診結核病,而安慰劑組有11名(1.1%),但差異不顯著。副作用在levofloxacin組較常見(31.9%),但嚴重副作用相似。總結來說,雖然levofloxacin組的結核病發生率較低,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確認其有效性。 PubMed DOI

在南非進行的一項研究評估左氧氟沙星對接觸多重耐藥結核病兒童的預防效果。922名參與者中,5歲以下的兒童無論HIV狀態均可參加,5至17歲的兒童若檢測陽性也可納入。結果顯示,左氧氟沙星組的結核病發病率為1.1%,安慰劑組為2.6%,雖然左氧氟沙星組較低,但差異不具統計意義。不良事件方面,左氧氟沙星組有4名參與者報告3級以上不良事件,整體結果尚不具結論性。該研究由Unitaid支持。 PubMed DOI

這項初步研究評估了一個自動體重管理系統的可行性,專注於監測患者對減重藥物Semaglutide的反應,為期12個月。11名參與者透過雲端系統收集每日體重數據,結果顯示他們累積減重85公斤,但因Semaglutide供應短缺,體重停滯後又增加13公斤。研究指出,數位監測有效且不會造成參與者流失,藥物供應問題對體重變化影響顯著。這個系統對提升診所效率及追蹤肥胖趨勢具價值,顯示改善用藥依從性和臨床結果的潛力,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最近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針對利福平抗藥性結核病的新口服治療方案進行評估,涉及754名參與者,目的是比較新療法與標準療法的效果。結果顯示,標準療法的良好反應率為80.7%,而四種新療法的效果不劣於標準療法,風險差異在2.5到9.8個百分點之間。所有治療組的副作用相似,約11.7%的患者出現3級或以上的副作用。研究結果顯示,這三種新療法是有效的替代方案。該研究由Unitaid等機構資助,並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系統性評估了數位健康介入(DHI)對透析病人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透過隨機對照試驗(RCT)進行統合分析。研究團隊搜尋了五個資料庫,最終分析了17項RCT,涵蓋1,438名透析病人。結果顯示,DHI顯著改善了整體治療依從性,標準化平均差(SMD)為1.88,雖然證據確定性較低。特別是在藥物和透析治療依從性方面,DHI也有顯著改善,顯示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一個數位教育介入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結果顯示介入組在代謝控制和治療遵從性上有顯著改善。85位患者被隨機分為介入組和常規護理組,六個月後,介入組的體重減輕達8.7公斤,BMI下降3.0,空腹血糖和HbA1c也有明顯改善。此外,介入組的糖尿病知識和用藥遵從性提升,患者滿意度也增加。研究建議結合數位工具和社交媒體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管理。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