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本研究分析了70項隨機對照試驗,更新透析病人使用降磷藥物的證據,參與者共15,551名。結果顯示,sevelamer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率,sucroferric oxyhydroxide和tenapanor也有良好表現。煙酰胺的胃腸道事件風險最高,lanthanum和sucroferric oxyhydroxide則顯著降低冠狀動脈鈣化分數。使用鈣基藥物的病人血清鈣較高,iPTH較低。研究強調在臨床決策中需考量這些藥物的潛在益處與風險。研究已在PROSPERO註冊(CRD42022328388)。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比較了三種口服缺氧誘導因子脯氫化酶抑製劑(HIF-PHIs)對治療慢性腎臟疾病貧血的效果。結果顯示,達普睪酮、洛克睪酮和瓦達睪酮在效果和心血管安全性上差異不大。達普睪酮在改善生活品質方面可能稍微優於其他兩者。對於透析患者,達普睪酮和洛克睪酮比瓦達睪酮更能有效提升血紅素水平。總結來說,這三種HIF-PHIs在治療慢性腎臟疾病貧血方面在臨床上是可以相互比較的。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骨質疏鬆問題,容易骨折。研究指出,對第4和第5期CKD患者的骨質疏鬆治療很重要。一些藥物如Teriparatide、Denosumab和Romosozumab對改善骨質有效,但Raloxifene效果不大。Romosozumab對骨密度改善最明顯。在CKD患者中,治療需考量個人風險和效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非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ns-MRAs)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在糖尿病腎病(DKD)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系統性回顧分析了截至2024年1月20日的隨機對照試驗數據。 主要發現顯示,SGLT2is在腎臟保護上表現優異,顯著降低腎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並對整體死亡率有正面影響。安全性方面,ns-MRAs在急性腎損傷上有潛在優勢,而SGLT2is在高鉀血症方面表現良好。建議DKD患者使用SGLT2is以獲得最佳保護。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第二型糖尿病(T2DM)及慢性腎病(CKD)患者鈣磷平衡的影響。研究納入2015至2021年間接受SGLT2i治療的CKD G3b-5ND期患者,分析1,450名SGLT2i使用者與4,350名對照者。結果顯示,SGLT2i使用者的磷酸鹽水平增長速度較慢,且升高比例較低,顯示SGLT2i治療能有效減緩晚期CKD及T2DM患者的磷酸鹽滯留進展。 PubMed DOI

這項統合分析評估了tenapanor在末期腎病(ESRD)和高磷血症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納入七項隨機對照試驗,共877名參與者,數據來自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結果顯示,tenapanor顯著降低血清磷水平,平均差異為-1.06 mg/dl,且使用者中達到目標血清磷水平的比例較高。不過,這組患者的不良事件和胃腸道疾病發生率也有所增加。總體來看,tenapanor能有效降低ESRD患者的血清磷,同時保持可接受的安全性。該研究已在PROSPERO註冊。 PubMed DOI

一項為期9年的研究調查了78,256名日本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磷酸鹽水平與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的關聯。結果顯示,較低的磷酸鹽水平可降低CVD死亡風險,特別是在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CVD)或糖尿病腎病(DN)病史的患者中。研究發現,這些患者的受益人數(NNEB)較低,顯示強化磷酸鹽管理對他們特別有益。此外,年長患者在較高白蛋白水平下更能從磷酸鹽管理中獲益,強調了年齡和營養狀況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個全球健康問題,常引發高磷血症,增加病發率和死亡率。Tenapanor是一種新療法,透過抑制鈉-氫交換蛋白來降低血清磷酸鹽,且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回顧了tenapanor在CKD和高磷血症中的應用,結果顯示其能有效降低磷酸鹽水平,並抑制FGF23和副甲狀腺激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輕度至中度腹瀉。總體而言,tenapanor的耐受性良好,適合用於CKD患者的高磷血症管理。 PubMed DOI

血清鈣化傾向測試(T50)可能成為評估血管鈣化風險的重要工具,並在臨床試驗中作為生物標記。FRENCH試驗探討非鈣磷結合劑sevelamer carbonate對3b/4期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78名患者接受為期12週的治療,結果顯示T50與血清游離鎂、fetuin-A及碳酸氫根相關,但與磷濃度呈反比。最終發現sevelamer並未顯著改變T50,顯示其對非透析依賴型CKD患者的鈣化傾向影響有限。 PubMed DOI

這篇綜合評估回顧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a)和非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ns-MRA)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研究涵蓋19項綜合分析和44項隨機對照試驗,共86,150名參與者。結果顯示,SGLT2i在降低心血管事件、腎病進展及不良事件風險方面表現最佳,顯示出其卓越的療效和安全性,優於GLP1a和ns-MRA。總體而言,這三種治療都有益,但SGLT2i最為突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進行了網絡Meta分析,對比慢性腎病(CKD)3-5期患者中,febuxostat與allopurinol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回顧了截至2024年6月的文獻,包含12項隨機對照試驗和4項隊列研究,共2,423名參與者。結果顯示,febuxostat在腎小球過濾率(eGFR)和血清尿酸水平的改善上均優於allopurinol,且安全性無顯著差異。這些發現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