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最近的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群在調節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Akkermansia muciniphila及其外泌體(EVs)。研究發現,這些外泌體能顯著提升STC-1細胞系中GLP-1和PYY基因的表達,並降低CB-1、CB-2和FAAH基因的表達。此外,外泌體還增強了TLR-2的表達,減少TLR-4的表達,並降低炎症性細胞激素TNF-α和IL-6,同時提高IL-10的水平。這些結果顯示,A. muciniphila及其外泌體可能成為管理肥胖和腸道炎症的潛在治療目標。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新研究指出,腸道細菌受飲食影響,特定食物如大蒜奈米粒子釋放的囊泡可訓練腸道細菌,對抗2型糖尿病。這些囊泡可抵達大腦,減少高脂飲食引起的發炎,提高GLP-1水平並抑制發炎,對改善腦功能障礙可能有幫助。 PubMed DOI

2型糖尿病會對生活和金錢造成影響,腸道細菌如阿克曼氏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指出經過處理的阿克曼氏菌能降血糖,其中一種蛋白質P5透過特定途徑增強GLP-1合成,改善糖尿病症狀。這些結果支持將處理過的阿克曼氏菌應用於食品中。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semaglutide對肥胖小鼠的腸道微生物群、認知功能及炎症的影響。研究中,24隻雄性小鼠分為正常飼料、高脂飲食及接受semaglutide治療的高脂飲食組。結果顯示,肥胖小鼠有明顯的認知缺損和炎症,而semaglutide治療能改善認知功能並減少炎症。此外,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也被逆轉,顯示semaglutide可能透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來發揮效果,這對改善認知功能及減少炎症具有潛在意義。 PubMed DOI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慢性腸道發炎疾病,目前尚無明確的治療方法。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組對IBD的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本研究聚焦於來自Roseburia intestinalis的細胞外囊泡(R-EVs),探討其在治療結腸炎中的抗炎潛力。結果顯示,R-EVs能在發炎的結腸中積聚,促進有益雙歧桿菌生長,並減少炎症。R-EVs中的特定成分與炎症相關通路的下調有關,顯示其在IBD治療中的潛在應用價值。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大麻素亞型-1 受體 (CB<sub>1</sub>Rs) 在脂肪攝取後對腸道激素分泌的影響,特別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 和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促進多肽 (GIP)。研究發現,對照小鼠在灌胃玉米油後,GLP1 和 GIP 水平上升。大麻素受體激動劑如 WIN55,212-2 和 THC 抑制 GLP1 釋放,但對 GIP 的影響不同。CB<sub>1</sub>R 拮抗劑 AM6545 能逆轉這些抑制作用,顯示大麻素信號與腸道激素分泌之間的複雜關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共生細菌Bacteroides spp.在產生N-酰基甘氨酸(NAGlys)中的角色,這些NAGlys可能影響GLP-1的分泌,GLP-1是參與葡萄糖代謝的荷爾蒙。研究發現,某些由B. thetaiotaomicron和B. intestinalis在動物性培養基中產生的長鏈不飽和NAGlys,能顯著增強GLP-1的分泌,並作為與碳水化合物代謝相關的關鍵脂質GPCR的激動劑。這強調了均衡飲食對支持有益微生物信號分子產生的重要性,有助於調節碳水化合物的穩態。 PubMed DOI

肥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受到遺傳、環境和腸道微生物群等多種因素影響。腸道微生物群對腸道健康至關重要,能調節新陳代謝和能量平衡。微生物失調可能導致食慾增加和代謝問題,進而促進肥胖。研究顯示,兒童肥胖與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有關,特別是促發炎細菌的增加。調整腸道微生物群的治療方法包括益生菌、飲食改變和增加運動等,但仍需更多研究來優化這些方案。 PubMed DOI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厭氧菌,主要棲息於腸道黏液層,並被視為有潛力的益生菌。研究指出,A. muciniphila 的豐富程度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有關。本摘要探討了其作用機制,包括外膜蛋白 Amuc_1100、細胞外囊泡 (AmEVs) 和分泌蛋白 P9、Amuc_1409,並分析了改變其豐富程度的糖尿病治療方法。文章強調了 A. muciniphila 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潛在好處與挑戰,為未來的研究和療法發展提供基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兩種腸道細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和Bacteroides fragilis對小鼠腸道細胞系中飽足感荷爾蒙的影響。主要發現包括:B. fragilis顯著提升PYY的表達,B. thetaiotaomicron的無細胞上清液(CFS)則增加GLP-1的水平。兩種細菌的非活性形式也能提高GCG和GLP-1濃度。研究建議這些細菌及其衍生物可能成為調節飽足感的潛在益生菌,未來需進一步探討其機制及治療用途。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特別是(Ex-4)<sub>2</sub>-Fc,如何透過腸道微生物群來治療肥胖。研究發現,(Ex-4)<sub>2</sub>-Fc能改變肥胖小鼠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特別是增加有益細菌<i>Akkermansia muciniphila</i>的數量。抗生素治療會降低其效果,顯示腸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補充<i>Am</i>能恢復療效,且其產生的代謝物可降低脂肪細胞中的瘦素水平。這項研究強調腸道微生物群在GLP-1RA療法中的關鍵角色,可能為肥胖和糖尿病的治療提供新策略。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