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回顧性研究評估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在肥胖及炎症性腸病(IBD)成人中的安全性與療效。共272名患者參與,175名完成至少12個月治療。結果顯示,61%的患者體重減輕≥5%,42%減輕≥10%。雖然40%有不良事件,主要是腸胃問題,但IBD發作率在使用前後無顯著差異(17%對13%)。研究建議GLP-1 RA在IBD患者的肥胖管理中是安全且有效的。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肥胖與嚴重的關節炎有關,但減重可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和乾癬性關節炎。研究指出GLP-1受體激動劑可能對疾病活動有影響,具有抗炎效果。未來需進一步研究在治療肥胖或糖尿病患者的關節炎中的效果。 PubMed DOI

Semaglutide是一種減重藥物,研究發現對患有炎症性腸病(IBD)和肥胖的患者也有效。研究指出,在患有IBD的病人中,Semaglutide的減重效果與沒有IBD的病人相似,且不增加IBD風險。總結來說,Semaglutide對兩組患者都有持續減重的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 GLP-1 激動劑在患有炎症性腸道疾病(IBD)的肥胖患者中的應用。他們發現這些藥物在減輕體重方面對於IBD患者是有效的,並且副作用較少。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惡心,並且在IBD活動上沒有顯著變化。 PubMed DOI

GLP-1受體激動劑有抗發炎效果。研究使用TriNetX數據庫比較患有UC或CD和T2DM的病人在使用GLP-1RA或口服降血糖藥物時的炎症性腸病(IBD)結果。研究發現,在使用GLP-1RA的UC患者中,結腸切除風險較低;在使用GLP-1RA的CD患者中,手術風險也較低。其他結果則無顯著差異。GLP-1RA對T2DM患者可能降低UC或CD患者的IBD手術風險。 PubMed DOI

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因其對心代謝健康的潛在好處而受到關注,但在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中的安全性尚不明朗。最近有案例顯示使用GLP1-RA可能誘發狼瘡。研究分析了1211名來自紐約大學的SLE患者,最終納入18名使用GLP1-RAs的患者。結果顯示,僅有一例輕度SLE發作,且中位BMI在使用後顯著下降。雖然樣本量小,但研究顯示GLP1-RAs不會增加SLE發作率,未來需進一步探討其潛在優勢。 PubMed DOI

在炎症性腸病(IBD)患者中,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的情況逐漸增加,特別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分析了2009至2023年間224名IBD患者的數據,評估GLP-1對IBD進展的影響。結果顯示,治療後一年內IBD惡化率未顯著改變,但BMI顯著下降,從33.5降至31.6 kg/m²。總體來看,GLP-1受體激動劑對IBD患者減重有效,且與疾病惡化風險低相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GLP-1類似物對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DM2)及炎症性腸病(IBD)患者的影響。來自以色列的數據顯示,使用GLP-1類似物至少六個月的633名IBD和DM2患者中,與不良疾病結果的風險降低有關,調整風險比為0.74,特別是在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病中效果一致。肥胖患者的住院率顯著降低(aHR 0.61),而非肥胖患者則未見明顯效果。這顯示GLP-1類似物可能改善IBD患者的病情,特別是肥胖者,但對於沒有DM2的患者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GLP-1療法,特別是semaglutide和tirzepatide,對非糖尿病炎症性腸病(IBD)患者的減重和代謝健康影響。研究於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進行,納入36名成人患者,主要為女性,年齡中位數45.5歲。結果顯示,BMI從34.0降至31.0,平均減重8.15公斤。雖然總膽固醇和糖化血紅蛋白有下降趨勢,但未達統計顯著。副作用以噁心和便秘最為常見。整體而言,GLP-1激動劑對非糖尿病IBD患者的BMI有顯著降低,但需進一步研究其長期安全性。 PubMed DOI

一項丹麥的研究調查了接受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治療的炎症性腸病(IBD)患者,分析他們發生腸梗阻和腸阻塞的風險。研究利用丹麥健康登記資料,並透過Cox回歸分析調整多種因素。結果顯示,使用GLP-1RA的IBD患者並未增加腸梗阻或腸阻塞的風險,顯示這些藥物在IBD患者中是安全的。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受體激動劑(GLP1-RA)在炎症性腸病(IBD)患者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分析了120名患者的資料,發現腸胃道副作用最常見,佔11.5%。Semaglutide顯示出顯著的體重減輕效果,且C反應蛋白在一年後顯著下降,顯示潛在的抗炎效果。不過,IBD相關的住院或內視鏡評分並無顯著差異。總體來看,研究建議GLP1-RA療法對IBD患者安全且有效,特別是在降低C反應蛋白方面。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