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持續靜脈-靜脈血液過濾(CVVH)中,Gibbs-Donnan效應對酸鹼平衡的影響。研究使用PrismaMax機器,進行有無白蛋白的體外實驗,測量過濾器中電解質、葡萄糖和滲透壓的變化。結果顯示,無白蛋白時離子的過濾係數為1,但有白蛋白時,鈉和氯的係數顯著改變,導致強離子差增加。在接受CVVH的重症病人中,白蛋白濃度上升,造成鈉滯留和氯排泄,進一步提高強離子差。研究顯示白蛋白影響離子的過濾,並增強全身的鹼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mSLAMB是一種用於緊急腎臟支持的血液透析系統,能有效清除毒素、調節血清鉀水平、維持體液平衡。研究顯示其在豬模型實驗中表現良好,值得進一步探索在資源有限環境中應用。 PubMed DOI

研究發現低強度CRRT對急性腎損傷患者的酸鹼平衡和臨床結果影響不大。雖然標準組一開始酸鹼紊亂較嚴重,但6小時後兩組情況均改善。然而,臨床結果上兩組沒有明顯差異。研究指出標準強度CRRT或許能早期糾正酸鹼失衡,但對整體患者結果影響還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這份報告探討了高吸附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在血液透析中的初步研究結果,目的是改善透析過程中的炎症及尿毒症毒素去除。研究涵蓋10名患者,評估PMMA BG-U 2.1膜的安全性與可行性,並測量相關指標。隨後對20名患者進行18個月的觀察,結果顯示PMMA HDF雖然對流體積低於標準HDF,但KT/V值相似,且顯著降低C反應蛋白及肝醣素,對吲哚硫酸鹽濃度也有明顯改善。總體來看,PMMA膜在透析中安全有效,能有效去除毒素並減少炎症。 PubMed DOI

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常用於急性腎損傷(AKI)重症病患。研究比較了使用2.2 mmol/l與3.0 mmol/l檸檬酸抗凝劑的兩種方案,結果顯示3.0 mmol/l方案的管路存活時間顯著較長(39.6小時對22.9小時),且代謝性鹼中毒發生率較低(19%對46%)。這顯示CVVHDF/RCA3.0方案在提升管路通暢性及安全性方面表現更佳,並受到體重和對流流量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重症監護病房中,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期間氯離子的轉移,對比了持續靜脈-靜脈血液過濾(CVVH)和持續靜脈-靜脈血液透析(CVVHD)。研究發現CVVHD的血漿氯離子水平顯著高於CVVH,且氯離子的質量轉移(JS,Cl)在CVVHD中較低,顯示氯離子向病人轉移。主要影響因素為淨超濾量和血漿氯離子濃度。總結來說,CVVHD使用檸檬酸抗凝劑會增加病人氯離子的質量轉移,並可透過調整超濾速率來管理。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在高容量血液透析濾過中,使用檸檬酸鹽基透析液(Cit-D)與醋酸鹽基透析液(Acet-D)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對28名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結果顯示轉換到Cit-D後,肝素劑量減少17%,透析效率提升,且未增加併發症。透析前的β<sub>2</sub>-微球蛋白水平下降,鈣水平在第二階段恢復正常,且內毒素與細菌培養結果正常。總體來看,Cit-D在高容量HDF中可能比Acet-D更具優勢。 PubMed DOI

在腎衰竭中,溶質會累積,大小從約40到40,000達爾頓不等,較大的溶質透析清除率較低,可能影響病人健康。早期研究集中於中等分子量溶質,但發現與β2微球蛋白相關的淀粉樣變性疾病後,開始關注低分子量蛋白質。高通量透析能增強大溶質的清除,但標準治療時間的效果受限。對於延長透析的興趣再度上升,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改善對大於β2M溶質的清除。未來可能需調整非腎臟清除策略,以更好管理大溶質水平。 PubMed DOI

吸附技術在血液透析的純化方法上取得了顯著進展,能有效去除難以針對的尿毒症毒素。這篇綜述聚焦於聚酯聚合物合金(PEPA®)膜及內源性再注入的透析過程。PEPA®膜是一種創新的三層透析膜,具備吸附特性且與血液相容。 在內源性再注入過程中,血液先被過濾以分離血漿水,再透過吸附劑筒純化,最後將清潔的血漿水重新注入血液中。這種雙重方法能有效去除中等分子量的毒素,減少發炎和促紅素抵抗。不過,吸附過程的非選擇性可能導致必需營養素和藥物的損失,需進一步研究其對病人結果的影響。 PubMed DOI

在腹膜透析中,超濾不足可能需要轉換到血液透析,因此需要延長PD療程的策略。研究提出一種雙模態PD溶液,結合晶體和膠體,以增強超濾效果。測試了三種不同的30%葡萄糖量,結果顯示使用100毫升的溶液在超濾效率和鈉去除上表現最佳。回顧性研究中,四名患者在使用雙模態溶液200後,未報告腹膜炎事件,且中位持續時間為15個月。總之,建議使用100毫升的30%葡萄糖與7.5%異麥芽糖,以優化療效。 PubMed DOI

敗血症是一種嚴重的病況,會引發無法控制的炎症反應,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和高死亡率。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對於管理敗血性休克患者的液體過載和免疫反應至關重要。本研究分析了2016至2021年間61名ICU患者的液體平衡變化,發現適當的液體管理可將90天死亡率風險降低50%。CRRT雖然縮短住院時間,但因機械通氣需求,間接延長住院天數。維持最佳液體平衡對降低死亡率和併發症至關重要,建議未來進行多中心研究以確認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