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瘧疾仍是全球重要健康議題,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負擔最重。最新研究針對2000至2022年的瘧疾流行率、發病率和死亡率製作高解析度地圖,並分析COVID-19對瘧疾管理的影響。結果顯示,自2015年以來,非洲的瘧疾感染率趨於平穩,2022年病例達2.348億,為2004年以來最高。儘管全球瘧疾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但高風險人口增長讓人擔憂。研究強調需改進對抗瘧疾的工具和策略,並獲得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支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強調快速診斷測試(RDTs)在撒哈拉以南非洲5歲以下兒童發燒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因為瘧疾是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來自35國的165份家庭調查後發現,增加RDT的分發能顯著提升血液檢測和抗瘧藥物的使用,並適度降低兒童死亡率。每增加一個RDT,血液檢測比例增3.5%,抗瘧藥物使用增1.5%。不過,抗生素使用顯著上升,顯示需更全面的管理策略。RDT在瘧疾高流行區的效果更明顯,顯示針對性干預可提高兒童生存率。 PubMed DOI

抗微生物抗藥性(AMR)是21世紀重要的全球健康議題。研究顯示,1990至2021年間,與細菌抗藥性相關的死亡人數達471萬,其中114萬是直接因抗藥性所致。雖然5歲以下兒童的抗藥性死亡人數減少,但70歲以上成年人卻增加超過80%。預測到2050年,AMR可能導致191萬可歸因死亡,南亞和拉丁美洲的死亡率最高。這強調了改善感染預防和抗生素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在全球老化的背景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顯示,1990年至2022年間,全球糖尿病流行率顯著上升,至2022年約有8.28億成年人罹患此病。女性和男性的流行率在多數國家均有增加,特別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治療方面,約59%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治療,尤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情況嚴重。研究呼籲加強健康保險和基層醫療,推動糖尿病專門計畫,以改善早期檢測和治療,特別是在資源匱乏的地區。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一種基因減毒的瘧疾疫苗(GA2)透過蚊子叮咬進行免疫接種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在雙盲臨床試驗中,健康成人接受GA2、早期停滯寄生蟲(GA1)或未感染蚊子的叮咬。結果顯示,GA2提供顯著保護,89%的參與者無瘧疾,而GA1組僅13%,安慰劑組則全數感染。所有組別的不良事件相似,顯示良好安全性。GA2誘導的免疫反應也較強,建議進一步研究。此研究由Bontius基金會資助,並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基於transfluthrin的空間驅避劑在肯亞布西亞縣減少瘧疾感染的效果。這是一個集群隨機對照試驗,涉及58個集群,干預組有1526名參與者,安慰劑組有1546名。結果顯示,空間驅避劑能顯著降低首次瘧疾感染的風險33.4%,以及整體新感染率32.1%。更重要的是,使用該驅避劑並未引發任何不良事件。這項研究顯示空間驅避劑在高瘧疾傳播地區的潛在價值,建議可作為瘧疾預防策略的補充。研究由Unitaid資助,並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 PubMed DOI

Mpox於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首次被識別,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2024年8月13日,非洲疾病控制中心宣布此病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隨後WHO也發出全球警報。從2022年到2024年,非洲12國共報告45,652例病例,導致1,492人死亡,病死率3.3%。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病例佔88%,顯示疫情嚴重,需加強公共衛生措施,如檢測、追蹤和疫苗接種,以防止疫情擴散。 PubMed DOI

這篇文章探討了全球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及超重的驚人上升,強調需要協調行動來應對這一公共衛生危機。研究顯示,1990年至2021年,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率翻倍,預計到2050年,5至14歲的肥胖率將達15.6%。北非和中東的肥胖問題最嚴重,東南亞和大洋洲也有顯著增長。迫切需要立即採取行動,特別是在2022至2030年間,以應對這一趨勢。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顯示,1990年至2021年間全球超重和肥胖問題驚人,預測到2050年將大幅增加。根據1350個來源,2021年約有10億男性和11.1億女性超重或肥胖,大洋洲和北非的比例最高,某些國家甚至超過80%。預計到2050年,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數可能達38億,佔全球成年人口的一半以上。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尼日利亞的受影響人數將驚人增長。研究強調需立即採取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將肥胖視為重要健康議題。 PubMed DOI

這項分析指出,家庭空氣污染(HAP)仍然是個嚴重問題,儘管全球使用固體燃料的情況有所減少。從1990年到2021年,HAP影響了26.7億人,佔全球人口的33.8%。雖然受影響比例下降,但絕對人數僅減少10%。2021年,HAP造成1.11億的殘疾調整生命年(DALYs),主要負擔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男性負擔較重。研究呼籲加速轉向更清潔的能源,以改善健康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非惡性瘧疾,特別是 *Plasmodium knowlesi* 感染時常見的併發症,約有兩到三成住院患者會發生,且多見於年長或重症者。嚴重 AKI 雖少見,但死亡率高,主因是溶血和腎損傷。嚴重時可考慮用 paracetamol 保護腎臟。*P. vivax* 引起 AKI 較少,資料有限,可能被低估。*P. malariae* 和 *P. ovale* 相關研究很少,長期影響也不清楚,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