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2023年美國心臟協會(AHA)推出的PREVENT方程式,透過eGFR和UACR來估算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風險。一項針對1,814名年齡介於40至75歲的CKD患者的研究顯示,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平均為8.8%,低於2013年PCEs的估算。雖然63.4%的人符合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條件,但實際接受治療的卻不到一半,顯示CKD患者對他汀治療的需求仍未滿足。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評估了新的PREVENT方程式在估算10年ASCVD風險的影響,與舊有的合併隊列方程式相比,PREVENT不考慮種族因素,並納入腎臟指標,通常預測的風險較低。針對7,765名美國成人的研究顯示,約53%的人被重新分類為較低風險,只有0.41%上升至較高風險。這可能導致有資格接受預防治療的人數大幅減少,估計有1430萬人不再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262萬人不再建議使用抗高血壓藥物。這些變化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導致額外107,000例心肌梗塞或中風,並對男性及黑人成人影響更大,引發對潛在負面臨床結果的擔憂。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正成為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戰,因為其發病率持續上升,並可能導致腎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CKD常在晚期才被發現,因此早期篩檢對於預防腎功能惡化及降低心血管風險至關重要。本文回顧了CKD的診斷測試進展,強調針對高風險個體進行白蛋白尿篩檢的重要性。雖然有指導方針建議篩檢,但實際遵循率不高。近期研究顯示全人群篩檢具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未來需提升醫療系統對篩檢的認識。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CVD)之間的關聯長期受到關注。美國心臟協會(AHA)成立專家小組,整合心臟科、內分泌科和腎臟科的知識,探討這些關係,並提出「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症候群」的概念。他們定義了CKM症候群的五個階段,並開發了新的風險預測方程式PREVENT,結合腎小管過濾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量,為心血管風險預測帶來進展,期望能改善CKM症候群的治療與預防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老年人新發慢性腎病(CKD)建立了一個簡單的風險預測模型,因為腎功能惡化對這群人來說是一大健康問題。研究包含5,416名65歲以上的參與者,透過多變量Cox回歸分析找出主要預測因子,如年齡、性別、糖尿病等。模型表現良好,兩年、三年和四年的一致性指數分別為0.802,AUC值也相當高。這個模型能有效識別CKD風險,幫助基層醫療進行及時干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建立一個基於蛋白質組學的風險評分,預測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慢性腎病患者的次級心血管事件。研究分析了1,067名慢性腎功能不全參與者的4,638種血漿蛋白,並開發了一個包含16種蛋白質的風險模型。這個模型在預測上超越了傳統臨床模型,年化接收者操作特徵曲線下面積(AUC)達0.77到0.80,顯示出更優越的預測能力,並揭示了與心臟重塑及血管疾病相關的生物機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老年人輕度至中度降低腎小管過濾率(GFR)進行調查,特別是eGFR介於45-59 ml/min/1.73 m²的慢性腎病(CKD)3A期個體。分析了2012至2017年韓國超過770萬名40歲以上參與者的數據,發現65至74歲中有10.0%,75歲以上則有16.3%屬於此範圍。研究指出,這些老年人相比於eGFR在60-89 ml/min/1.73 m²的個體,腎衰竭、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顯著提高,強調了監測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心血管問題風險增加有關,傳統風險因素無法完全解釋。研究調查了CKD第1至第3期患者的腎功能下降與頸動脈斑塊面積進展的關係,對328名患者進行了約16個月的監測。結果顯示,腎功能惡化與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有顯著反向關係,且這一現象不受傳統風險因素影響。中度至重度CKD患者的斑塊面積顯著增加,顯示非傳統機制可能影響動脈粥樣硬化。這強調了在CKD患者中需考慮超越傳統風險管理的因素。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對全球健康影響深遠,心血管疾病(CVD)是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儘管治療選擇有所進步,但由於傳統風險因素與CKD特有因素的複雜互動,預防CVD仍然困難。這篇綜述探討了CKD中CVD預防的現狀,包括流行病學、風險因素、診斷及治療策略,並強調冠狀動脈鈣化評分的重要性。雖然有多種藥物可用,但仍需面對缺乏具體指導方針的挑戰,進一步研究對改善CKD患者的健康結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種常見且漸進的疾病,特別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對死亡率和病痛影響重大。這兩種疾病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而CVD是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檢測CKD和及時治療能有效減緩疾病進展,降低CVD風險。 CKD通常無明顯症狀,因此實驗室檢測至關重要,需定期評估腎小管過濾率(eGFR)和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針對糖尿病患者,建議採用四大治療策略,包括RAS抑制劑等,以更有效降低心腎風險。總之,早期檢測和適當治療對CKD和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但許多人未接受他汀類藥物預防治療。本研究分析了2013年KDIGO指引前後CKD患者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趨勢。結果顯示,符合條件的患者中,他汀使用率從2001-2002年的18.6%增至2013-2014年的40.1%,之後趨於穩定。使用率較高的因素包括有保險、高血壓和糖尿病。研究也指出,雖然使用率上升,但仍需改善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情況,特別是在合併症患者中。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