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慢性腎臟病(CKD)與神經肌肉問題有關,但對最大自願力量(MVF)的影響研究不多。本研究分析了CKD進展如何影響骨骼肌質量與力量的關係,並探討肌少症及肌少症肥胖的盛行率。結果顯示,CKD G1-G3期的MVF明顯高於G4和G5期,且隨著病情惡化,MVF與肌肉質量的關聯性減弱。雖然各期肌少症的盛行率無顯著差異,但早期階段的恢復情況較好。研究強調早期康復計畫對CKD患者的重要性,以提升肌肉健康和生活品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CKD和ESRD患者常見肌肉流失,尤其在ESRD前一年加速,與更高死亡率相關。這種情況可透過尿肌酸酐水平觀察到。 PubMed DOI

一項中國研究發現,腎功能惡化與男性低骨骼肌肉量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輕度腎功能受損者。研究指出腎功能與肌肉量風險呈非線性關係,eGFR水平較低者肌肉量可能較高。年長男性中輕度腎功能受損者比女性更容易肌肉減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如何利用電腦斷層掃描(CT)來預測非透析慢性腎病(CKD)患者的死亡率,重點在於骨骼肌面積和肌肉衰減的臨界值。研究分析了167名第3和第4期CKD患者的數據,發現肌肉衰減對死亡率的預測能力優於骨骼肌指數。最佳臨界值為女性27.56 Hounsfield單位、男性24.58 Hounsfield單位。結果顯示,肌肉脂肪變性與死亡率顯著相關,強調評估肌肉質量在這群患者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多維度運動反應模式在檢測輕度至中度慢性腎病(CKD)患者心血管異常的有效性。研究分析了3,075名來自Framingham心臟研究和451名來自麻省總醫院運動研究的參與者,所有人都接受了心肺運動測試(CPET)。主要發現顯示,隨著腎功能下降,峰值氧氣攝取量(VO2 Peak)和無氧閾值氧氣攝取量(VO2 AT)顯著受損,且心輸出量在腎功能較差的參與者中也受到影響。結果顯示,CPET指標能有效識別CKD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下降。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兒童的身體組成,特別是骨骼肌密度(SMD)和脂肪分佈對臨床結果的影響。研究比較了32名CKD兒童與66名健康兒童,發現CKD兒童的骨骼肌面積和SMD均低於健康兒童,內臟脂肪則較高。三酸甘油脂水平被認為是低SMD的重要預測因子,而高血清白蛋白和高SMD則有助於延緩腎衰竭進展。總之,CKD兒童普遍存在骨骼肌喪失,且與較差的臨床結果相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兒童的平衡功能、肌肉質量、身體功能與疲勞之間的關聯。研究對象包括83名CKD兒童和71名健康兒童。結果顯示,CKD兒童的肌肉力量、身體表現和平衡能力明顯低於健康組,尤其是透析患者的疲勞程度最高,平衡得分最低。回歸分析指出,平衡受疲勞、肌肉質量和力量等因素影響。研究強調早期康復計畫對改善CKD患者預後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肌肉量和肌力對腎臟移植受者(KTRs)生活品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751名平均56歲的KTRs,發現較低的肌肉量(ASMI、CERI)和肌力(HGSI)與較低的身體健康相關生活品質(PCS)有顯著關聯。特別是,肌肉量或肌力較低的受者,生活品質下降更明顯。這顯示改善肌肉量和肌力可能有助於提升KTRs的生活品質,強調復健介入的重要性。 PubMed DOI

人口老化帶來全球挑戰,特別是在慢性腎臟病(CKD)及相關老年綜合症方面,如肌少症、肌少性肥胖和虛弱。近一半的老年CKD患者會面臨這些問題,可能導致CKD惡化、心代謝問題及更高的死亡率。這些綜合症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有效管理需多學科合作,考量患者的身體功能、營養狀況及治療目標,並透過運動、營養支持等方式進行干預。這篇綜述探討了CKD患者中這些情況的診斷、治療及管理策略。 PubMed DOI

肌肉減少症是指骨骼肌質量、力量和身體表現的喪失,特別在老年人中常見,會增加虛弱、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在慢性腎臟病(CKD)患者中,營養不良、缺乏運動、炎症等因素會加重此情況。有效處理肌肉減少症對提升生活品質及減少併發症至關重要。本文探討CKD中肌肉減少症的診斷、流行病學、風險因素及治療策略,包括運動和營養介入等,強調及早發現和管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在全球日益普遍,且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CKD的一大併發症是骨骼肌萎縮,亦即肌肉衰減症,會導致肌肉力量和功能下降,影響生活品質,並增加併發症及死亡風險。肌肉萎縮源於肌肉蛋白質周轉失衡,表現為蛋白質降解增加、合成減少及再生受損。由於影響蛋白質穩態的因素繁多,開發有效療法對抗肌肉流失相當複雜。這篇綜述將探討CKD期間影響骨骼肌蛋白質周轉的細胞信號與機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