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IgA腎病(IgAN)在腎臟移植後的復發情況及其對移植物存活率和腎功能的影響。研究在博洛尼亞的Sant'Orsola醫院進行,納入110名2005至2021年間接受腎移植且確診為IgAN的患者。結果顯示,12.7%的患者出現復發,復發中位時間為59個月。復發風險因素包括從IgAN診斷到末期腎病的快速進展及年齡較輕。復發患者的蛋白尿和腎功能下降速度較快,10年移植物存活率也較低。研究指出,年輕時達到末期腎病的患者復發風險較高,且影響移植物結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有IgA腎病病史的腎臟移植受者中,反覆出現IgA沉積的影響。研究涵蓋了1995至2020年間的67名受者,發現37%有反覆IgA沉積,但臨床結果無顯著差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活檢中補體因子C3d和C5b-9持續存在,而C4d在48%的案例中被發現。在近10年的隨訪中,27%的受者經歷移植物失敗,但反覆IgA沉積與此無關。相反,C4d的存在則與移植物失敗風險增加有關,顯示凝集素途徑可能在反覆IgAN中扮演致病角色。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的管理策略在過去50年不斷演變,但對長期腎臟存活率的影響仍不明確。根據一項系統性回顧,分析了158項研究的數據,涵蓋103,076例IgAN病例。結果顯示,三年腎臟存活率為94.16%,五年為88.68%,十年為78.13%。近幾十年來,三年和五年的存活率並未顯著改善,且發達國家的存活率高於發展中國家。維持蛋白尿在1.0 g/24小時以下與更好的腎臟存活率相關。總體而言,雖然長期存活率變異,但支持性護理仍是主要建議,新療法可能改善結果。 PubMed DOI

在TESTING研究中,約一半的IgA腎病患者因尿蛋白低於1克而被排除。這項回顧性研究分析了112名未通過篩檢的患者,重點在88名因尿蛋白過低被排除的患者。結果顯示,83%接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阻滯劑,81.8%在無免疫抑制療法下維持尿蛋白緩解,但18.2%因尿蛋白復發需接受免疫抑制。60個月後,接受免疫抑制的患者需要透析的風險顯著高於未接受者,顯示持續尿蛋白緩解的患者長期腎臟結果較佳。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2141名來自中國的IgA腎病患者,分析了他們的長期結果,特別是蛋白尿與腎病進展的關係。隨訪平均5.8年,24%的患者發展為末期腎病,腎臟存活中位數為12.4年。結果顯示,蛋白尿是腎衰竭的重要預測因子,當蛋白尿超過0.5 g/d時,ESKD風險顯著增加。蛋白尿低於0.3 g/d的患者長期腎臟存活率較好。這項研究強調,儘管有治療,許多IgAN患者仍面臨不良結果,特別是高蛋白尿患者。 PubMed DOI

IgA腎病是全球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特別是在年輕患者中,容易導致腎衰竭,因此腎臟移植成為常見治療選擇。然而,移植後IgA腎病的復發率接近15%,這會增加移植物功能不良及失敗的風險。治療復發性IgA腎病一直困難,但隨著治療進展,未來可能有新的管理選擇。本回顧將探討移植後IgA腎病的流行病學、風險因素、機制、診斷及管理策略。 PubMed DOI

原發性腎小球腎炎(GN)在腎臟移植後復發,對移植腎的存活率影響甚大。近期研究顯示,了解復發性GN的發生率、風險因素及治療進展非常重要。文獻回顧指出,建立復發診斷共識能提升病例管理。主要發現包括對補體相關及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風險因素有更深入的認識,並且新生物標記如抗-PLA2R抗體可幫助識別高風險患者。治療方面,補體抑制劑及抗-CD38單克隆抗體等新方法正在探索中。儘管已有進展,全球合作仍是提升研究與管理的關鍵。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C3腎小管病(C3G)和原發性免疫複合物介導的增生性腎小管腎炎(IC-MPGN)患者的腎臟移植結果。約50%的患者在診斷後10年內會出現腎功能衰竭,許多人因此尋求移植。研究包含41名接受移植的患者,發現53%的移植器官來自活體捐贈者。在平均4.7年的隨訪中,有7名患者出現疾病復發,復發患者的移植物損失率高達28%。這強調了監測蛋白尿作為早期復發指標的重要性,有助於患者管理及新療法的臨床試驗。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與腎內動脈/小動脈病變(IALs)有關,影響預後。本研究建立了IALs的半定量評分標準,並分析其在417例IgAN患者中的預後意義。結果顯示,具有IALs的患者腎臟綜合終點風險顯著較高(p < 0.001)。多變量Cox回歸分析指出,中度至重度的內膜纖維化和透明變是獨立的預後不良風險因素(HR分別為3.56和3.58,均p < 0.001)。研究強調了IALs在IgAN預後中的重要性,並呼籲對高風險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 PubMed DOI

免疫球蛋白A (IgA) 腎病是常見的腎小球腎炎,常導致腎衰竭,移植是最佳治療選擇。然而,移植後復發的情況普遍,可能縮短腎臟壽命。復發的可能性與受者和供者的多種因素有關,且不同研究結果不一。移植後的IgA腎病表現可能受免疫抑制療法影響。雖然已有生物標記的研究,但在移植情境下仍需進一步驗證。目前對復發性IgA腎病的治療主要依賴支持性護理,對自體免疫的理解進展也為新治療途徑提供了可能性。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多元族群IgA腎病變研究發現,追蹤2.7年內,超過三分之一患者腎功能惡化、腎衰竭或死亡。蛋白尿≥0.5 g/g及腎功能較差會增加風險,年齡≥30歲則有保護效果。不同族群間風險差異不大。即使中度蛋白尿也需注意,顛覆過去只重視高蛋白尿的看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