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COVID-19對巴西重症監護病房病人急性腎損傷的影響,發現COVID-19病人的急性腎損傷發生率高達79.7%,且嚴重程度也較高。若出現腎損傷,住院天數中位數為11天,且需要機械通氣的比例更高。感染COVID-19使得發展腎損傷的風險增加一倍,死亡風險也顯著提高。研究強調在疫情期間,特別是資源有限的環境中,需有效管理腎臟併發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COVID-19患者出現AKI與較高死亡率有關,但對其發生率、地區分佈及疫情期間趨勢尚未有充分研究。研究分析了53家美國醫療系統中2020年3月6日至2022年1月6日的數據,發現在336,473名患者中,有38%出現AKI,且發生率在疫情初期最高,且因地區而異。AKI與增加死亡率有關,顯示美國COVID-19相關AKI隨時間變化。 PubMed DOI

COVID-19患者住院時,急性腎損傷(AKI)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尤其常見。研究發現LLMIC中AKI發生率最高,進行透析比率最低,且有較高的住院死亡率。即使調整疾病嚴重程度,AKI、LLMIC和住院死亡仍有關聯。在資源有限的貧困國家,AKI是COVID-19的嚴重併發症。 PubMed DOI

兒童罹患COVID-19或MIS-C時,可能會出現急性腎損傷(AKI),尤其在重症病例中。研究指出,COVID-19約有22.7%的病例會有AKI,MIS-C約有15.3%。AKI可能與藥物使用、消化問題等有關。患有AKI的兒童住院時間較長,且在COVID-19組中,AKI與死亡率有關。對於MIS-C患者,早期出現AKI的病例較多,但幸存者康復情況良好。建議對AKI患者進行長期腎功能監測。 PubMed DOI

COVID-19對腎臟的長期影響研究指出,患有急性腎損傷的患者長期腎臟結果有不同比率,包括非恢復、透析和完全康復。合併症多或需透析的患者非恢復率較高。無急性腎損傷的COVID-19患者長期可能出現腎功能下降,感染嚴重程度也影響。對高風險患者,定期評估腎功能很重要。 PubMed DOI

這項在奧地利進行的研究探討了重症COVID-19患者的急性腎損傷情況。他們發現有26%的患者出現急性腎損傷,其中12.3%需要腎臟替代治療。風險因素包括機械通氣、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以及慢性腎臟疾病。患有急性腎損傷的患者死亡率較高。機械通氣是急性腎損傷的一個強力預測因子。 PubMed DOI

新冠肺炎對腎臟問題患者產生重大影響,包括移植接受者、洗腎患者和慢性腎臟疾病患者。這些群體易出現嚴重後果、疫苗反應受損和感染時間延長。新冠肺炎也可能導致急性腎損傷。雖然 AKI 發生率已降低,但仍有不良後果。新冠肺炎感染後對腎功能的長期影響仍在研究中。 PubMed DOI

這份研究分析了COVID-19相關的急性腎損傷(AKI)的現況和趨勢,共檢視了1507篇研究。美國、中國和意大利在出版量上名列前茅,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和哈佛醫學院是最活躍的機構。意大利的Ronco C發表最多文章,中國的Cheng YC則被引用次數最多。研究發現COVID-19 AKI的焦點在於死亡率、重症監護病房、慢性腎臟疾病等議題,有助於深入探討治療和機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因 COVID-19 住院的兒童及門診病患急性腎損傷 (AKI) 的風險因素。研究期間為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共納入 486 名患者。結果顯示,門診病患中有 3.7% 發生 AKI,而住院患者中則有 23.9%。主要風險因素包括接觸 COVID-19 陽性個體、年齡小於 12 個月、合併症及特定症狀。實驗室檢查如乳酸脫氫酶升高等也顯示顯著性。AKI 與住院率、住院時間及重症監護需求增加有關,強調了 COVID-19 對兒童的影響。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住院COVID-19患者中相當普遍,可能造成短期及長期的健康問題。研究顯示,409名患者中有60.4%經歷AKI,隨訪兩年後,31.8%腎功能下降,27.9%死亡。重大不良腎事件(MAKE)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分別為60.9%和6.1%。年齡、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病是MAKE的獨立預測因子,而年齡及腫瘤病變則影響死亡率。結果顯示,AKI與COVID-19患者的長期腎功能下降及死亡率增加有關。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影響近20%的住院病人及超過50%的重症監護病房病人。研究顯示,14%的病人經歷AKI,大多數為第一期,持續性AKI的病人佔31%,且這類病人有較差的臨床結果,包括更高的死亡率和更長的住院時間。持續性AKI病人的一年死亡率是沒有AKI病人的五倍,顯示出需要針對性策略來有效管理AKI,防止其持續發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