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在STOP-ACEi試驗的次級分析中,我們探討了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對晚期慢性腎病(CKD)患者的胱蛋白酶C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的影響。透過不同公式計算基線及12、24、36個月的eGFR,並排除開始腎臟替代療法的患者數據。結果顯示,CONTINUE組在各時間點的eGFR表現優於STOP組,顯示胱蛋白酶C在晚期CKD中是一個可靠的eGFR替代指標,特別是在肌酸酐測量不準確的情況下。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移植接受者中,血清半胱氨酸蛋白C的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cys)與不良結果的關聯性比血清肌酸酐的eGFR(eGFRcr)更密切。研究指出,eGFRcys影響結果風險部分來自非腎功能因素,而eGFRcr則直接影響腎移植結果。調整心血管風險後,eGFRcys與不良事件的關聯性下降。總結來說,eGFRcr更能反映腎功能與腎移植結果的真實關係,而半胱氨酸蛋白C則適合作為一般預後標記。 PubMed DOI

STOP-ACEi試驗指出,停用RASi對晚期慢性腎病患者腎功能影響不大。研究比較停用ACEi與ARB對患者的影響,結果顯示停用這兩者三年內並未減緩腎功能下降。停用ACEi似乎對腎臟影響稍微負面,但研究未專注於比較兩者差異。 PubMed DOI

最新研究發現,結合肌酸酐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的方程式在估算腎功能時表現最佳。基於半胱氨酸蛋白酶C的方程式比基於肌酸酐的更準確。研究建議應用這些方程式時需平衡準確性和一致性,視不同人群而定。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高eGFRdiff與糖尿病患者風險降低有關,可用於識別高風險個人。数据來自中國、美國和英國。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小兒腎移植患者估算腎小球過濾率的不同方程式,結果顯示基於半胱氨酸蛋白C的方程式比基於肌酸酐的更準確。在這族群中,半胱氨酸蛋白C方程式可能更可靠估算GFR。 PubMed DOI

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若出現腎功能異常,預後可能不佳。研究發現,以肌酸酐和半胱氨酸蛋白C為基礎的腎小球過濾率估算公式對CAD患者的預測效果最佳,尤其在心血管和全因死亡方面。此外,超正常的肌酸酐eGFR可能代表著較高的死亡風險。總結來說,腎功能對CAD患者的預後影響重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tatin C)與急性腎損傷(AKI)患者在接受持續腎替代療法(CKRT)後腎功能恢復的關聯。分析72名患者的數據後發現,早期恢復腎功能的患者在CKRT前三天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水平顯著低於延遲恢復的患者。研究指出,較低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濃度可預測腎功能早期恢復,建議監測其水平作為預測工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不同方程式在癌症患者中估算腎小球過濾率(GFR)的效果,並與尿液中iothalamate清除測得的GFR(mGFR)進行比較。研究發現,肌酸酐-胱蛋白酶C CKD-EPI方程式的表現最佳,偏差最小且精確度高,特別適用於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患者。相對而言,Cockcroft-Gault方程式的精確度最低,而僅依賴單一標記的方程式則不如雙標記方程式可靠。建議在癌症患者的GFR評估中,使用結合肌酸酐和胱蛋白酶C的方程式。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住院及重症病患中很常見,診斷主要依賴血清肌酸酐(sCr),但這指標有其限制。研究顯示,血清胱蛋白酶C(sCys)在AKI診斷上表現更佳,能更快達到診斷閾值,且對腎小管過濾率(GFR)下降的敏感度更高。sCys能在12-24小時內識別AKI,而sCr則需12-72小時。建議每日監測sCys,可能改善臨床結果,未來應進一步驗證其標準並整合其他生物標記。 PubMed DOI

Cystatin C 現在是評估腎功能的常用工具,常與血清肌酸酐一起使用。不過,這兩者計算出的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常有差異。研究分析了 5,599 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住院影響,發現住院天數越長,eGFRCys 顯著下降,而 eGFRCr 則較穩定。住院 42 天以上的患者,eGFRCys 減少 -3.30 ml/min/1.73m²,eGFRCr 變化僅 -1.12 ml/min/1.73m²。這顯示住院歷史的患者在腎功能評估上需特別謹慎。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