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70%可可黑巧克力對接受透析的慢性腎病(CKD)患者血清鎂(Mg<sup>2+</sup>)水平的影響。研究中59名患者分為兩組,巧克力組每週三次攝取40克黑巧克力,持續兩個月。結果顯示,巧克力組的血清Mg<sup>2+</sup>水平從2.5 mg/dL提升至2.7 mg/dL(p<0.01),而鉀和磷的水平無顯著變化。這顯示黑巧克力可能有助於提升CKD患者的鎂水平,且不影響其他電解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在透析液中增加鎂濃度並用檸檬酸根替換醋酸根的處置方式,對改善透析患者的T50值並無顯著幫助。雖然血清鎂濃度隨著富含鎂的透析液增加,但隨著富含鎂的檸檬酸緩衝透析液卻下降。總結來說,檸檬酸緩衝劑與增加透析液中鎂濃度的組合對T50值並無改善效果。 PubMed DOI

洗腎病患者的血清鎂水平、貧血和死亡之關係研究資料有限。一項利用日本洗腎結果和實踐模式研究(J-DOPPS)數據的研究指出,血清鎂水平與促紅細胞生成素抗性指數(ERI)有關。較低鎂水平與較高ERI相關,而稍微較高水平則與較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有關。調整鎂水平可能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早逝風險的低成本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飲食纖維攝取與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鉀血症的關聯,共有110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38名患者有高鉀血症。正常血清鉀組的碳水化合物和飲食纖維攝取顯著高於高鉀血症組,且報告便秘的比例較低。邏輯回歸分析指出,飲食纖維攝取是對抗高鉀血症的獨立保護因子,建議每日攝取超過15.33克的纖維有助於預防高鉀血症。研究強調MHD患者需注重均衡飲食,特別是飲食纖維的攝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50歲以上成人的鎂攝取量與慢性腎臟病(CKD)及腎結石風險的關聯,數據來自2007至2018年的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結果顯示,較高的血清鎂水平能降低CKD和腎結石的風險,且這種關係呈現非線性特徵。特別是每日攝取量達350毫克前,風險顯著下降,超過後則趨於平穩。研究指出,雖然鎂攝取量與CKD風險呈負相關,但腎結石的關聯在女性中較顯著。建議未來需進一步研究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碳酸鎂(Mg)補充對慢性腎病(CKD)3-4期患者的影響,共19名患者參與,分為對照組和每天補充360毫克Mg的干預組,持續15個月。主要發現包括:Mg補充增加尿液排泄但血清水平穩定,未見高鎂血症;血管鈣化無顯著變化,但Mg水平與脈搏波速度降低相關,顯示血管順應性改善;骨礦密度未顯著變化,但Mg與骨合成標記有關,可能對骨代謝有正面影響。研究建議Mg補充可改善血管健康,且需監測尿液Mg水平。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對慢性腎病 (CKD) 患者血清鎂 (Mg²⁺) 水平的影響。研究納入62名在2017至2022年間開始接受SGLT2治療的CKD患者,並在治療前及治療後1、3和6個月測量血清Mg²⁺。 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在治療後1個月顯著提高血清Mg²⁺,6個月時平均增加0.13 mg/dL,尤其在基線Mg²⁺較低的患者中更明顯。研究結論認為,SGLT2抑制劑能提升CKD患者的血清Mg²⁺水平,對健康結果有正面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鎂水平與慢性腎病(CKD)4期和5期非透析患者心衰竭、冠心病及中風死亡率的關聯。研究追蹤了1,271名患者,結果顯示較高的血清鎂濃度能顯著降低這些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具體來說,血清鎂較高的患者在心衰竭死亡率的危險比上顯示較低的數值,冠心病和中風的死亡率也有類似趨勢。總之,維持較高的血清鎂水平可能有助於降低晚期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鎂(Mg)水平與接受透析(HD)患者骨脆弱性骨折及血管鈣化(VC)之間的關聯。研究對象為206名平均68.3歲的患者,隨訪約58個月。結果顯示,經歷骨折的患者Mg水平顯著低於未骨折者,且VC發生率較高。Cox回歸分析指出,血清Mg低於2.2 mg/dL與骨折風險增加獨立相關,低Mg患者的骨折風險提高1.32倍。總結來說,低Mg水平與HD患者的骨折及VC風險顯著相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黑巧克力對血壓和腎臟灌流的影響,特別是腎臟阻力指數(RRI)。十七名健康志願者參加了隨機對照試驗,消耗1g/kg的黑巧克力或白巧克力。結果顯示,黑巧克力能顯著降低RRI,顯示腎內血管擴張,而白巧克力則無影響。非定期食用者在食用黑巧克力後血壓上升,但經常食用者則無此情況,顯示他們已適應。總的來說,黑巧克力對腎臟血流動力學有益,特別是對年長者。 PubMed DOI

有慢性腎臟病的兒童和青少年,因腎功能變化、洗腎、用藥和飲食等,容易出現鎂和微量元素失衡。建議定期檢查血中鎂濃度,微量元素則依臨床狀況評估。生長不良或有蛋白尿的孩子要特別注意鎂、銅、碘、鋅和硒。建議用系統性方式評估與管理,還需要更多研究釐清細節。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