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小兒緩和醫療(PPC)旨在提升罹患生命限制性疾病兒童的生活品質,尤其是晚期慢性腎病(CKD)。本研究探討德國七個小兒腎臟科中心的23位醫療提供者對於將PPC納入護理的挑戰與經驗。結果顯示,醫療提供者認識到CKD的生命限制性,但在討論臨終事宜時面臨道德困擾,且專業間溝通不良影響護理協調。PPC常被視為末期專用,導致早期整合的脫節。加強腎臟科團隊的PPC培訓,有助於提升晚期CKD兒童及家庭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在末期腎臟病患者中推行提前護理計畫是具挑戰性的。歐洲各地在實施ACP上存在差異,但一個多學科模式於2019年引入,以應對ACP的醫療、情感和心理需求。這種模式有助於改善腎臟學領域的ACP實踐,並強調了指南的重要性。 PubMed DOI

腎臟支持護理(KSC)旨在提升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生活品質。2022年進行的研究顯示,66%的腎臟科單位提供KSC服務,英國的普及率最高。研究也指出,KSC服務的資金普遍不足,且主要活動集中在症狀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雖然不同國家間的護理方式差異不大,但各國內部則有變化。作者呼籲進一步研究KSC的有效性及資金策略,以確保服務的可持續性和公平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對兒童生長失敗的影響,涵蓋了120名兒童、250名父母和445名健康專業人員的觀點。研究指出五個關鍵主題:心理健康下降、生活參與受限、應對症狀和治療挑戰、促進及時介入的重要性,以及平衡生長與健康的優先事項。這些結果顯示,對CKD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會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以幫助他們應對生長障礙帶來的多重挑戰。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的照護需要多學科的綜合方式,隨著CKD發病率上升,個性化策略變得更重要。這種方法應在疾病早期就著重於身體、功能、社會及情感挑戰,幫助病人做出知情的治療選擇。為了提供高品質的照護,應將緩和醫療指標納入CKD管理,確保病人及家庭的需求得到滿足,而不僅限於生命末期。透過明確的照護概念,醫療人員能在不同階段有效提升病人福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印度一所三級醫療中心的腎臟科醫療提供者對末期腎病(ESKD)患者的預立醫療計畫(ACP)的看法。雖然36%的醫療提供者認為ACP很重要,但只有8%定期參與相關討論。主要障礙包括訓練不足、缺乏認知、文化問題、時間限制及缺乏機構規範。其他挑戰還有家庭不願透露資訊和對討論ACP的不適感。醫療提供者希望能有結構化的規範和教育計畫,以改善ACP的實踐和患者的結果。 PubMed DOI

兒童腎臟移植後的旅程充滿挑戰,包括醫療併發症、頻繁住院、飲食限制及心理健康問題,如憂鬱和焦慮等。此外,這些小患者也可能面臨神經發展障礙,影響認知和心理社會適應。為了有效應對這些需求,採用多學科照護模式是必要的,但目前缺乏相關實施的文獻。本篇回顧探討這些孩子及家庭的心理社會和神經發展困難,並討論風險評估及潛在介入措施,以改善病患照護和術後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來自社會經濟弱勢及澳洲偏遠地區的慢性腎病(CKD)兒童照顧者對醫療服務的看法。透過對32位照顧者的訪談,發現六個主要主題:缺乏主動權、對醫師信任喪失、組織僵化、照顧負擔加重、家庭壓力加劇,以及建立韌性與穩定性。照顧者在獲取醫療服務時感到無能為力,顯示出改善社會經濟和地理劣勢家庭醫療服務獲取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顯示,接受血液透析的晚期慢性腎病患者對緩和醫療有很大的需求。在128名回顧的患者中,有45%可能會從緩和醫療中受益,但其中72%並未接受任何形式的緩和醫療。無論是原住民、托雷斯海峽島民或非原住民,對緩和醫療的需求都特別高。這些發現強調了滿足這些患者的緩和醫療需求,以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在美國慢性腎病(CKD)患者中,採用跨學科照護模式來應對關鍵老年綜合症(如認知障礙、虛弱和憂鬱症)的必要性。研究透過訪談來自多國的健康專業人士,探討實施的挑戰與策略。主要發現包括實施障礙、減輕障礙的策略(如加強溝通和獲得支持)以及實施的好處(如改善決策和減少醫生倦怠)。結論指出,雖然可行,但需克服政策和文化等障礙,最終能讓患者和醫療提供者受益。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的兒童和青少年面臨嚴重的心理健康挑戰,特別是憂鬱症,這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治療依從性。研究分析了來自53個國家的120名兒童和250名照顧者的意見,發現五大主題:身份認同掙扎、健康不確定性擔憂、職業機會失望、醫療創傷痛苦及缺乏支持的絕望。這些結果顯示CKD患者的脆弱性,強調需要改善心理支持策略,幫助他們應對恐懼和生活干擾。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