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Neisseria*在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PDAP)中的角色,分析了2010年至2022年期間的患者數據,確定了10例與*Neisseria*相關的PDAP病例。研究發現,這些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8.1歲,透析時間為72個月,大多數有先前PDAP病史,治療後9例達醫療癒合。與*Staphylococcus aureus*組相比,*Neisseria*組的預後較佳,顯示低白蛋白血症、低鉀血症和高hs-CRP是影響預後的重要因素,需在治療中加以注意。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腹膜透析的兒童中,革蘭氏陰性腹膜炎可能引發嚴重問題。研究顯示,大部分病例對治療反應良好,82%康復。治療成功受細菌對抗生素敏感性和疼痛程度等因素影響。風險因素包括嚴重疼痛、偽單胞菌感染和抗藥性。對抗偽單胞菌感染,單一或雙重抗生素治療皆有效。個人化、考量當地抗藥性數據的治療調整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研究目的是找出導致難治性腹膜炎的風險因素,並製作預測發生的評分卡。難治性腹膜炎是指經過5天抗生素治療後,腹膜透析袋仍然混濁或白血球計數高。研究分析了178位腹膜透析患者中294次腹膜炎發作的資料,確定了C-反應蛋白、血清白蛋白、糖尿病、腹膜透析時間和致病微生物等因素是風險因素。評分卡模型顯示對於預測難治性腹膜炎有很好的效果。 PubMed DOI

腹膜透析(PD)相關的腹膜炎是接受PD治療患者的一大併發症。根據2014至2022年對1,225名日本PD患者的研究,發現年齡增長、血清白蛋白降低及使用持續性行動腹膜透析會增加腹膜炎風險。研究中,364名患者共發生539次腹膜炎事件,年發生率為0.27次。使用抗生素預防措施可降低風險,而定期就醫則會提高風險。這些結果強調了針對日本患者的風險因素識別,對改善臨床實踐及制定預防策略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小板計數與腹膜透析(PD)相關腹膜炎風險的關聯。研究對2,374名主要為男性的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20%的患者曾經發生PD相關腹膜炎。結果顯示,較高的血小板計數與首次腹膜炎風險增加有顯著關聯,特別是在低鉀血症患者中更為明顯。總體來看,血小板計數升高可能是接受腹膜透析患者發生腹膜炎的風險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中性粒細胞外陷阱(NETs)在腹膜透析(PD)患者中的影響,特別是對腹膜功能及技術性失敗的關聯。研究涵蓋250名非感染性患者及30名急性腹膜炎患者,發現急性腹膜炎患者的NET水平顯著較高,且與炎症標記物如MCP-1和MMP-8相關。較高的NET水平與透析液的運輸速率增加有關,並顯著提高轉換到血液透析的風險,達1.9倍。結論指出,NETs是急性炎症的重要指標,並可能預測PD患者的技術性失敗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找出高風險的難治性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rPDAP)患者,並建立預測模型。研究分析了1,397例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的案例,558例屬於難治性,rPDAP的年發生率為0.047例。440例rPDAP中,304例成功治療,136例失敗,包含19例死亡。研究發現,感染革蘭氏陰性菌、腹膜透析液白血球計數高等因素會影響治療結果。預測模型表現良好,C統計量為0.870,顯示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潛力。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早發性腹膜炎(EOP)是否會增加腹膜透析(PD)患者轉換至血液透析的風險。結果顯示,EOP顯著提高了患者在前12個月內停止PD的風險,且這種風險在12個月後仍然存在。因此,建議對EOP進行系統性報告與監測,以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 PubMed DOI

這項分析評估低白蛋白血症與接受腹膜透析(PD)患者發生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PDAP)風險的關聯。研究涵蓋6,448名PD患者,結果顯示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腹膜炎風險顯著高於正常白蛋白水平者(OR: 2.70)。在持續性行動腹膜透析(CAPD)中,風險更高(OR: 5.79)。基線白蛋白測量顯示顯著關聯(OR: 2.53),而PD後測量則無顯著性。總結來說,低白蛋白血症與PD患者腹膜炎風險增加有關,強調監測白蛋白水平的重要性。未來需進一步研究PD後白蛋白水平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腹膜透析(PD)在急性腎損傷(AKI)患者中的效果,重點在於代謝與液體管理、結果及死亡風險因素。研究涵蓋487名在2004至2024年間接受PD的患者,年齡中位數為64歲。結果顯示,透析後血尿素氮和肌酸酐穩定,液體去除中位數為2,320毫升。34.9%的患者恢復腎功能,但55.8%死亡。死亡風險因素包括年齡、肝腎綜合症等。研究認為,PD能有效管理AKI患者的需求,且特定因素影響生存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清鈉水平對腹膜透析(PD)患者的影響,分析鈉變化、腹膜炎發作及死亡率的關聯。研究涵蓋23,707名來自八國的參與者,結果顯示血清鈉<135 mEq/L的患者透析時間較長,且糖尿病患病率較高。雖然不同鈉類別在腹膜炎風險上無顯著差異,但低鈉(<135 mEq/L)和高鈉(≥142 mEq/L)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建議需進一步探討這些關聯的機制,並檢視管理鈉水平是否能改善患者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