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腎臟在乳酸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正常情況下會吸收和代謝乳酸,只有少量會排出。然而,急性腎損傷和糖尿病腎病會影響腎臟處理乳酸的能力,導致乳酸積聚,進一步惡化腎功能。近期研究指出,乳酸化在腎臟疾病中具有關鍵影響,涉及基因轉錄、蛋白質功能及細胞代謝,並與炎症反應及腫瘤進展有關。了解乳酸代謝及乳酸化的機制,可能為新療法提供方向。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王等人在《腎臟國際》期刊的研究指出,糖解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雙磷酸酶3在慢性腎病的進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這種酶透過提升乳酸水平,促進腎臟纖維化,並導致組蛋白H4的賴氨酸12乳酸化,進而激活與核因子-κB相關的基因,增加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炎症與纖維化。研究顯示,抑制這種酶可能成為治療腎臟纖維化的潛在策略。 PubMed DOI

氨基酸對於肽和蛋白質的形成至關重要,對生命有重大影響。腎臟在氨基酸的管理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合成、降解、過濾、再吸收和排泄來調控,保留有益代謝產物並排除廢物。腎臟的運輸蛋白和酶系統調節這些過程,維持內穩態。然而,腎臟疾病可能擾亂氨基酸的水平和代謝。這篇綜述探討腎臟在氨基酸代謝中的功能及腎病如何導致代謝失調,幫助理解疾病機制,並可能指導飲食或藥物治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慢性腎病(CKD)中腎小管周圍內皮細胞(PECs)的代謝變化及其對微血管稀少化的影響。研究發現CKD患者的PECs醣解作用降低,導致增殖減少和凋亡增加,進而促進微血管稀少化。氧化壓力是這種代謝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透過激活紅氧感應器KLF9來下調醣解激活因子PFKFB3。過表達PFKFB3可恢復醣解作用,改善細胞增殖並減少凋亡,對抗微血管稀少化和纖維化有保護作用。這顯示恢復PECs的醣解功能可能成為治療CKD的新方向。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種長期腎功能喪失的疾病,全球超過10%的人口受到影響。CKD的進展通常與纖維化有關,這是因為反覆的腎損傷導致細胞外基質過度堆積。肌成纖維細胞在受損腎小管和免疫細胞的互動下被激活。近期研究指出,代謝變化在腎纖維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影響細胞的能量使用和信號傳遞。了解腎細胞的代謝適應對於發展新的CKD治療方法非常重要。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常見但缺乏特定治療的情況。研究指出,脂質代謝對腎臟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涉及能量供應和細胞功能調控。雖然大多數文獻集中於慢性腎病,但本篇綜述將重點放在AKI,探討脂質代謝變化作為早期診斷的潛在生物標記。此外,還回顧了前臨床研究,分析調整脂質代謝對AKI進展的影響,並提出未來研究方向及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了脂質代謝與腎臟疾病之間的關聯,特別針對兒童。強調早期營養對腎臟發展及長期脂質和蛋白質代謝的影響,進而影響整個生命週期的腎臟健康。脂質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進展提供了對多種腎臟疾病的代謝特徵的新見解,包括最小變病和糖尿病腎病等。評論中提到代謝穩態及腎細胞中脂質生理的重要性,並指出新生兒在抗氧化能力上的脆弱性,強調早期營養對腎臟細胞膜的關鍵影響。 PubMed DOI

線粒體在細胞能量產生中扮演關鍵角色,與糖尿病腎病(DKD)有密切關聯。研究指出,線粒體功能障礙會影響腎細胞代謝,促進DKD進展,並可能引發炎症,吸引免疫細胞進入腎臟,進一步損害腎臟。這促進了免疫代謝學的發展,將DKD視為受代謝與免疫因素影響的疾病。針對線粒體功能及免疫代謝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改善現有治療,降低DKD進展風險。總之,提升線粒體功能及理解免疫代謝學是減緩DKD進展的重要策略。 PubMed DOI

腎臟是一個能量需求高的器官,主要依賴三磷酸腺苷(ATP)來運作。腎皮質的近端小管細胞含有大量線粒體,對ATP生成及鈣、磷脂調節至關重要。線粒體功能障礙在腎臟疾病中會引發氧化壓力、發炎和細胞損傷,最終可能導致纖維化。針對線粒體功能的藥物開發或再利用受到重視,因為這些藥物成本低、開發快且安全性已確認。本文探討了線粒體功能障礙對腎臟健康的影響,並提出可能的治療選項。 PubMed DOI

能量代謝與運輸過程對腎臟近端小管細胞的功能非常重要。最近的研究利用代謝組學和轉錄組學,揭示了單細胞轉錄組特徵變化與腎臟發育及疾病的能量代謝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近端小管細胞可依脂肪酸氧化酶的mRNA水平分為高低兩群,慢性腎病患者的低氧化能力細胞比例較高,且與鈉運輸蛋白水平降低有關。這些發現有助於理解不同代謝能力如何影響患者的疾病特徵,為腎臟科的精準醫療提供依據。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常見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但相關分子機制還不明。空間代謝體學能分析組織內代謝物分布,協助找出導致這些病變的細胞路徑。本文探討如何用這技術研究CKD病理變化及發展代謝體標誌時遇到的挑戰。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