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食物不安全與接受血液透析的成年人住院風險之間的關聯,於2021年在馬里蘭州等地的17個透析中心進行,共322名參與者,其中288名提供完整數據。結果顯示,食物不安全並未顯著影響整體住院風險,但年輕參與者(55歲以下)中,食物不安全的住院風險較高,調整後危險比為2.00。此外,面臨食物不安全的參與者在液體或電解質問題相關住院風險上增加三倍。總體來看,食物不安全對年輕透析患者的住院風險影響較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針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末期腎病患者,調查他們的營養狀況。分析了142名主要為黑人/非裔美國人的成年人,發現他們的飲食能量和蛋白質攝取均低於國家標準。具體來說,飲食能量中位數為17.6 kcal/kg,蛋白質中位數為0.7 g/kg。研究還發現,飲食能量和蛋白質攝取與腰臀比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尤其在女性中。這顯示該群體的營養攝取不足,並建議進一步研究腰臀比作為評估飲食影響的指標。 PubMed DOI

研究評估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和非透析日的飲食狀況,發現多數患者熱量和蛋白質攝取不足,缺乏各種營養素。雖然他們遵循限制鉀、磷和鈉的建議,但對必要營養素攝取不足。遵守這些限制可能導致蛋白質和熱量攝取不足,增加肌肉流失和營養不良風險。研究強調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營養問題的重要性,以提升治療效果。 PubMed DOI

接受透析的病人因心血管疾病和感染住院的風險較高,這會增加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並造成醫療費用上升。本研究探討營養失調與住院及死亡之間的關係,數據來自日本透析結果與實踐模式研究。研究發現,營養風險指數(NRI-JH)較高的病人,感染相關住院風險顯著增加,但與心血管疾病無關。高風險組的死亡率也顯著,顯示營養風險在這些結果中扮演不同角色,建議NRI-JH可作為改善病人結果的工具。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常因健康問題住院,這會提高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影響生活品質。韓國慢性腎臟病患者結果隊列研究(KNOW-CKD)分析了2,238名CKD患者的住院原因,發現住院率為每千人年184.96,循環系統疾病最常見,其次是感染和消化系統疾病。隨著CKD嚴重程度增加,急性腎損傷等住院率也上升。研究強調早期檢測和介入的重要性,以減少住院負擔並提升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社會健康決定因素(SDOH)對住院病人急性腎損傷(AKI)風險的影響,於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美國南部進行。研究發現,26,769名病人中有26%在住院期間發展為AKI,來自最弱勢社區的病人發展AKI的可能性高出10%。此外,鄉村地區病人未能從AKI恢復的風險增加25%。研究強調需進一步探討SDOH與AKI之間的關聯,以便為脆弱族群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食物不安全(FI)對慢性腎病(CKD)兒童健康的影響,以及他們遵守飲食限制的挑戰。結果顯示,經歷FI的兒童多為黑人,依賴公共保險,且需要更多降血壓藥物,急診和重症監護的就診率也較高。不過,FI與特定健康結果之間並無顯著關聯。質性訪談顯示,照顧者在飲食限制上面臨社會污名、預算和時間等挑戰。總體來看,FI對CKD的影響尚不明確,但FI患者的風險似乎較高,遵守飲食限制的過程相當複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營養狀況與慢性腎病(CKD)兒童感染相關住院的關係。137名2至18歲的兒童中,有60%營養不良,52%有蛋白質能量浪費(PEW)。在38個月的隨訪中,78%的兒童住院,67%因感染。結果顯示,營養不良的兒童住院率較高,PEW兒童的住院次數也更多。主要風險因素包括營養不良、低BMI、低白蛋白及CRP升高。研究強調了在CKD兒童中進行營養評估和介入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糖尿病患者因液體過載住院的再入院風險進行分析,發現缺血性心臟病、周邊血管疾病及低血紅素水平等因素與再入院有關。研究涵蓋2018至2021年間在SingHealth醫院的3,234次住院案例,結果顯示18.1%和29.9%的患者在30天及90天內再入院。心衰竭及透析方式也影響再入院風險。這些發現有助於針對高風險患者進行有效的干預,減少不必要的再入院情況。 PubMed DOI

蛋白質能量浪費(PEW)在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成人患者中相當普遍,且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這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上海東方醫院的一項研究分析了210名患者,發現PEW患者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發生率較高。風險因素包括PEW、既往心血管疾病、高NT-proBNP及低Kt/V尿素。年齡≥65歲和高NT-proBNP也與全因死亡率相關。研究指出,改善膽固醇、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可能有助於提升PEW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心臟衰竭(HF)和慢性腎病(CKD)患者的住院及死亡率因素,重點在CKD第3至第5期及HF患者。研究發現318名患者共667次住院,其中201次因HF。男性住院機率低於女性,血紅素水平高於100 g/L則住院次數較少。CKD第4期患者住院風險顯著高於第3期。死亡風險因素包括以往HF住院紀錄、HFrEF、晚期CKD及使用環利尿劑,而使用RAAS抑制劑則可降低死亡風險。研究強調了CKD-HF患者住院的普遍性及死亡風險因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