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電解質失衡在癌症患者中非常常見,會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這些失衡的頻率、嚴重程度和成因與一般人不同。本文重點討論鈉、鉀、鎂、鈣和磷等關鍵電解質不平衡,並分析它們在手術、放療、細胞療法、檢查點抑制劑和傳統化療中的情況。文章強調這些失衡的臨床表現,並提到定期監測和及時介入對癌症患者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癌症患者常見鈉和鉀的異常,這些異常可能與癌症本身或治療有關,並影響預後。低鈉血症多因不當抗利尿激素症候群(SIADH)引起,而高鈉血症則通常是水分流失所致,特別是體力虛弱的患者風險較高。低鉀血症可能因腸胃問題或腎臟損失造成,而高鉀血症需謹慎評估,因為血液系統癌症可能出現假性高鉀血症。腫瘤溶解症候群(TLS)是醫療緊急情況,需重視電解質異常的識別與管理。 PubMed DOI

最新研究指出,Gitelman或Fanconi綜合徵患者可能有線粒體突變,可能與線粒體細胞病和電解質紊亂有關。研究強調了診斷時應考慮線粒體突變對電解質紊亂的影響。在線粒體細胞病患者中,電解質紊亂很常見,常為初期症狀。進一步研究將有助於確定這些紊亂在線粒體疾病中的發生率。腎臟對電解質重吸收需求高,可能導致線粒體細胞病相關的電解質紊亂。臨床醫師應留意無法解釋的電解質紊亂可能與線粒體疾病有關。 PubMed DOI

癌症、高血壓和腎臟疾病之間有密切關係。了解癌症藥物如何影響血壓和腎臟對確保癌症治療不中斷至關重要。一些癌症藥物可能通過相似的途徑導致高血壓、尿液中的蛋白質和腎損傷。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途徑的藥物特別與高血壓和蛋白尿有關,停藥後這些問題可能是可逆的。在癌症治療期間,監測血壓和腎功能、管理高血壓並及時處理任何腎臟問題是必要的。建議定期檢查血壓並密切關注腎臟問題的徵兆。如果出現嚴重高血壓或腎臟問題,可能需要暫時停止癌症藥物。患有慢性腎臟疾病和與癌症相關的高血壓的患者可能受益於特定的降壓藥物。在這些患者中,醫療保健提供者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以確保最佳護理。 PubMed DOI

癌症治療進步,免疫療法和靶向療法提高存活率,但也增加急性腎損傷(AKI)風險。不同治療方式如化療、免疫療法和靶向療法都可能導致AKI。化療藥物像順鉑可能損害腎小管間質,免疫療法可能引發免疫相關腎臟問題,靶向療法則影響肌酸酐水平,模擬AKI或導致真正腎損傷。臨床醫師應注意風險,更好地管理癌症和腎健康。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CKD)和癌症是現今很重要的健康議題,越來越多人受到這兩種疾病的影響。癌症治療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尤其對於有CKD和其他健康問題的病患。對這些病患做出適當的治療和劑量管理是相當具挑戰性的。本篇評論討論了各種癌症治療對腎臟的副作用,並提供了監測病患、調整治療和劑量的建議,特別是對於晚期CKD的病患。腎功能下降的病患容易出現電解質失衡,因此定期監測至關重要。目前對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病患進行癌症治療的研究有限。因此,需要腫瘤學家、腎臟科醫師和其他專家的多學科合作,才能做出適當的治療決策。腫瘤腎病學是一個新興領域,致力於有效治療有腎臟問題的癌症病患。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患者,特別是接受透析的病友,腫瘤發生率明顯較高,這讓治療變得更複雜,也影響癌症預後,增加死亡風險。治療不足的問題在於,許多化療藥物需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但因對這些藥物在透析患者中的反應了解不夠,調整常常是憑猜測,導致化療經常被避開。這篇綜述探討了目前的挑戰與知識空白,強調需要針對性研究,制定基於證據的指導方針,以更好地管理這個高風險族群的化療。 PubMed DOI

癌症治療相關心臟功能障礙(CTRCD)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某些有效的癌症治療(如蒽環類藥物和trastuzumab)可能引發心血管副作用。雖然這些治療能提高存活率,但也可能導致心衰竭和心律不整。CTRCD的成因包括氧化壓力和線粒體功能障礙等。近期的進展使得透過心臟生物標記物和影像技術能早期檢測CTRCD,並且使用心臟保護劑有助於降低其發生率。這篇綜述強調腫瘤科與心臟科醫生合作的重要性,以改善病患的整體健康。 PubMed DOI

這篇文章是關於水分和電解質失衡的系列文章之一,來自日本的「電解質冬季研討會」,專為年輕腎臟科醫師設計。第三篇重點在新型藥物如何影響腎臟疾病和癌症患者的水分與電解質平衡。像是SGLT2抑制劑、非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ns-MRAs)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等藥物雖有療效,但也帶來管理上的挑戰。了解失衡的根本原因並及時介入,對優化治療結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糾正低鈉血症對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影響。研究回顧了2018至2022年間,1,100名入院時血清鈉水平≤125 mEq/l的實體腫瘤患者紀錄。結果顯示,入院時鈉水平從122 mEq/l上升至出院時的132 mEq/l。住院期間15%患者去世,出院後五年內60.2%患者也去世。Cox回歸分析指出,鈉水平下降、低白蛋白、緊急入院等因素與較差生存率相關。研究強調,對轉移性癌症患者糾正低鈉血症可改善生存結果,並需早期提供緩和醫療。 PubMed DOI

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綜合症對癌症患者影響深遠,會導致預後不佳及生活品質下降,並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某些癌症治療可能加重此綜合症。這篇綜述探討了CKM的潛在機制及新療法策略,包括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等藥物,並強調飲食與生活方式的調整。有效管理CKM對改善癌症患者的整體生存率及生活品質至關重要,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以發展個性化的預防與治療方案。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