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發燒性尿道感染(fUTIs)在小孩中相當普遍且嚴重,對腎臟健康影響深遠。當細菌侵入腎組織時,身體會產生炎症反應來抵抗感染,雖然這對抗病有幫助,但也可能損害腎臟。 本文將探討fUTIs對腎臟的影響,包括臨床徵兆、放射學發現和生化標記,並考慮其對腎功能的長期影響。了解這些情況有助醫療人員及時診斷並提供有效治療,降低併發症風險,如敗血症和慢性腎損傷。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小兒末期腎病(ESRD)的病因與成人不同,最常見的是先天性腎臟及尿道畸形(CAKUT),約佔30%的慢性腎病(CKD)兒童。這些結構性問題常需與小兒泌尿科醫生合作,處理排尿功能障礙和膀胱問題,可能需要手術。常見的CAKUT情況有產前腎水腫、阻塞性尿路疾病及膀胱輸尿管逆流。隨著小兒患者轉入成人醫療,成人腎臟科醫生需了解其臨床表現及預後,以改善轉診患者的照護。這篇綜述探討CAKUT的診斷與管理,特別是膀胱功能障礙的介入。 PubMed DOI

尿路感染常見,可能引起腎臟問題。瞭解細菌在腎臟中的影響有限,但研究大腸桿菌等細菌的毒力有助於填補知識缺口。探討腎細胞和免疫反應對抗病原體,可提供預防和治療UTIs的見解。了解細菌如何躲避免疫和抗生素,對於處理尿路感染和腎臟問題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後尿道瓣膜(PUV)是男孩尿路阻塞常見原因,可能導致長期腎臟問題。研究發現,蛋白尿和尿路感染會加速腎功能下降,顯示有改善的空間。了解這些情況有助於為PUV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 PubMed DOI

尿路感染是常見的細菌感染,尤其在女性中更常見,發生率高且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它們可能導致重大的病情和死亡,包括反覆感染、腎損傷、敗血症和早產。抗生素治療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這篇評論涵蓋了尿路感染的定義、原因和管理。 PubMed DOI

嬰兒發燒性尿路感染可能導致嚴重問題,辨識容易再感染或損傷腎臟的嬰兒很困難。遺傳因素可能影響感染結果,這研究旨在找出與嬰兒腎損傷和再發UTI相關的基因變化。研究人員發現患有腎瘢痕和沒有的嬰兒有基因差異,尤其在線粒體基因方面。這些基因資訊可幫助預測患有發燒性UTI的嬰兒可能的併發症。 PubMed DOI

腸道裡的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尤其對腎臟疾病和心血管問題有影響。最新研究指出,小朋友患有腎臟病時,微生物群的狀況也很重要。這篇文章回顧了從2015年到2023年的研究,強調了對小朋友腎臟病患者的重要性,也呼籲需要更多相關研究。了解這些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新的方法,像是改變飲食或補充益生菌,來改善小朋友患有腎臟病的照護和結果。 PubMed DOI

瑞典研究發現,嬰兒尿路感染需謹慎處理,超過1,300名1歲以下首次患UTI的嬰兒參與。多數使用清潔捕捉法取尿樣,口服抗生素治療。有些嬰兒有腎臟異常或膀胱尿管逆流。18%嬰兒UTI復發。研究指出,清潔捕捉法取代攝影檢查,並證實瑞典指引有效預防長期UTI併發症。 PubMed DOI

膀胱輸尿管逆流(VUR)在小兒腎臟移植病患中常見,但對移植腎臟的健康及存活率影響不明。一項研究分析了2007至2020年間74名小兒腎臟移植受者,重點在移植後六個月進行排尿膀胱尿道造影(VCUG)的病患。結果顯示,無論VUR的嚴重程度,移植失敗率無顯著差異(p = 0.389)。然而,高級VUR病患發展尿路感染的風險顯著較高。總結來說,高級VUR雖然增加發熱性尿路感染風險,但不影響移植存活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SGLT2抑制劑dapagliflozin對不同小鼠模型中尿路感染(UTI)及腎損傷的影響。研究使用了非糖尿病的雌性C57BL/6J和C3H/HeOuJ小鼠,以及糖尿病的db/db小鼠,這些小鼠在感染尿路致病性大腸桿菌(UPEC)前接受dapagliflozin治療。結果顯示,dapagliflozin對UPEC的滴度影響不大,腎損傷和功能結果相似。特別是C3H/HeOuJ小鼠在高劑量下UPEC水平增加,而db/db小鼠某菌株UPEC滴度減少。總體而言,dapagliflozin對UTI的易感性及腎部併發症影響不明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2個月以下發燒嬰兒的腸道微生物組成,並比較有無尿道感染(UTI)的情況。研究在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於Shamir醫療中心進行,涉及42名發燒新生兒,其中17名有UTI,25名沒有。結果顯示,兩組的腸道微生物組成存在顯著差異,某些微生物在UTI組較多,而鏈球菌則較少。不過,兩組的多樣性在單一樣本內並無顯著差異。這些結果顯示,UTI與否可能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成,需進一步研究其影響。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