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在2021年12月,FDA批准Paxlovid(nirmatrelvir-ritonavir)緊急使用,以幫助高風險COVID-19患者。案例中一名16歲男性,因類固醇抗藥性腎病綜合症使用Paxlovid後,出現他克莫司毒性,因Paxlovid中的ritonavir抑制CYP3A4酶,導致他克莫司濃度上升,造成多脏器功能障礙。停用後,他克莫司濃度下降47%。為了控制腎功能惡化,使用苯妥英作為CYP3A4誘導劑,但效果不明且無額外副作用。此案例提醒醫師在開立他克莫司時,需注意與CYP3A4抑制劑的相互作用。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兒童患有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血管炎時,使用avacopan可減少類固醇用量。但兒童不良反應資訊不足,劑量及追蹤間隔不明確。一名10歲男童接受利妥昔單抗和avacopan治療,服藥31天後肝功能異常,疑似藥物引起。停藥後肝功能改善,顯示兒童用藥需謹慎。 PubMed DOI

研究發現使用他克莫司治療難治性IgA血管炎腎炎在16名患者中有良好效果,6人完全緩解、5人部分緩解,治療6個月後蛋白質水平明顯下降,且耐受性佳無明顯副作用。顯示他克莫司對治療兒童難治性IgA血管炎腎炎有效,但仍需進一步研究確定最佳劑量、長期效果和腎臟保護特性。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探討nirmatrelvir/ritonavir (NR)在腎臟移植病人(KTRs)中對COVID-19的療效。研究納入85名KTRs,分為中度、重度和危重病例。治療前,大多數病人減少了抗代謝藥物的使用,並在NR治療前停止鈣調神經抑制劑。所有病人達到病毒陰性轉換的中位時間為5天,中度和重度病人的ICU入院率僅1.4%,而危重病人的死亡率為7.1%。結果顯示,NR治療結合減少免疫抑制劑的使用,能降低KTRs的惡化和死亡率。 PubMed DOI

這份報告提到一名2歲男孩因急性環孢素A (CsA) 中毒的案例,他有類固醇依賴性腎病綜合症,服用量竟是正常的十倍。儘管CsA濃度上升,卻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透過及時的處置,包括停用CsA、靜脈補液及誘導細胞色素P450,48小時內濃度恢復正常。這個案例強調了迅速有效的管理對預防CsA中毒造成嚴重後果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14個國家40個中心的資料,針對802名接受以他克莫司為基礎的免疫抑制療法的小兒腎臟移植受者進行。參與者分為三個年齡組別:嬰幼兒、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結果顯示,嬰幼兒的感染率(80.6%)和住院天數(中位數13天)較高,而青少年則在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21.7%)上較高。研究強調根據年齡調整免疫抑制療法的重要性,並為未來新藥研究提供基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類固醇敏感性腎病綜合症的兒童,探討環磷酰胺和他克莫司在減少免疫抑制的效果。分析了1996至2019年間578名兒童的數據,結果顯示環磷酰胺有28.6%達到持續緩解,而他克莫司僅14.2%。兩種藥物都能降低復發率,但持續緩解的比例仍低於三分之一,且只有少數因素能預測結果。研究強調這些藥物的短期效果,但長期持續緩解仍具挑戰。 PubMed DOI

這篇病例報告提到一位69歲女性,因晚期乳腺癌接受everolimus (EVR)和高劑量雙磷酸鹽治療,結果出現嚴重腎損傷,腎臟活檢顯示急性小管壞死 (ATN)。停藥後,她的腎功能逐漸改善,最終不再需要腎臟替代療法,並在兩年隨訪中恢復至基線水平。報告強調EVR與雙磷酸鹽可能的協同效應,增加ATN風險,並指出在癌症治療中識別和處理可逆性腎損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篇病例報告探討一位68歲男性,罹患鱗狀細胞癌及復發性多發性骨髓瘤。在接受teclistamab治療後,患者出現急性間質性腎炎和急性腎損傷。雖然其他藥物使用時腎功能穩定,但teclistamab後腎功能卻特別惡化。腎臟活檢確認為急性間質性腎炎,血清肌酸酐水平在使用脈衝劑量類固醇後才有所改善。此案例顯示teclistamab可能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腎毒性相互作用,需進一步研究其腎臟安全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nirmatrelvir-ritonavir在COVID-19高風險成人中,特別是進階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研究涵蓋4,020名患者,結果顯示此治療並未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或肝腎損傷風險,反而可能降低急性呼吸衰竭和肺炎的風險。不過,與molnupiravir相比,nirmatrelvir-ritonavir可能增加急性腎損傷的風險,因此使用時需謹慎。研究也指出其回顧性設計及男性參與者比例偏高的限制。 PubMed DOI

這份案例報告探討一位64歲男性患者,因糖尿病和慢性深靜脈血栓,增加tirzepatide劑量後出現嚴重併發症。患者出現肺出血、急性腎損傷及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顯著升高,INR危險性高達8.7,導致停止華法林用藥。雖然INR正常化,但仍遭遇肺部和腎臟問題,最終被診斷為ANCA相關性血管炎。此案例引發對tirzepatide與華法林相互作用及自體免疫反應的關注,強調需仔細監測INR及警覺潛在併發症,並呼籲進一步研究tirzepatide的免疫調節效應。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