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面臨較高的COVID-19風險,且對疫苗反應不佳。一項針對55名HD患者的研究顯示,儘管大多數已接種至少兩劑疫苗,但在50週的追蹤中,中和抗體水平未見改善,且低於健康對照組。只有56%的患者在BA.1/2波後有陽性T細胞反應,抗體與T細胞反應不一致。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抗體反應稍高,但T細胞反應無變化。研究強調需為這群脆弱患者更新疫苗及持續防範措施。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在義大利進行的研究評估了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與一般人口相比,COVID-19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們發現,接種三劑疫苗的患者感染風險比一般人口低14%。在兩組之間,住院、加護病房入住或死亡的情況沒有顯著差異。血液透析人口的疫苗接種計畫顯示出與一般人口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在泰國,接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的患者中,COVID-19感染率和結果有所不同。HD患者感染率較高,KT患者死亡率最低。接種疫苗可降低死亡風險,建議這些患者接種疫苗以避免嚴重後果。 PubMed DOI

加拿大多倫多的研究比較CKD患者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第三劑疫苗後的免疫反應。結果顯示,莫德納疫苗在六個月內對病毒抗體反應較強,但在其他方面並無明顯差異。兩種疫苗都能有效降低CKD患者感染COVID-19的風險。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COVID-19患者,年紀大、LDH和CRP升高與危重症風險增加有關。年紀大、PCT和LDH增加與住院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年齡、CRP、PCT和LDH可預測患者的負面結果。 PubMed DOI

在香港進行的研究指出,CKD患者接種三劑BNT162b2或CoronaVac疫苗可降低感染、住院和死亡風險,尤其在預防死亡方面效果顯著。但對於較低腎功能的患者,預防感染和住院效果較差。劑量越高,提供的保護越大。 PubMed DOI

研究探討日本血液透析患者對COVID-19疫苗第三劑的反應,結果顯示患者抗體水平受多個因素影響。血液透析患者與醫護人員接種第三劑後的抗體反應相似。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 Delta 和 Omicron 變異株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結果顯示,Delta 變異株導致較嚴重的病例和死亡率,而即使是 Omicron 變異株也在接種疫苗的患者中造成高死亡率。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接受血液透析的疫苗接種者感染COVID-19後,若年齡超過60歲或有肺部疾病,住院風險較高。第三劑疫苗可降低重症加護病房入院風險。透析患者相較一般人口,住院率和重症加護病房入院率較高。儘管第二變種增加感染率,但對這群體影響較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中國解除疫情管控後,血液透析(HD)患者感染COVID-19的風險因素。研究在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進行,納入858名HD患者,其中660名確診。結果顯示,年齡、透析前舒張壓、發燒等是COVID-19嚴重程度的獨立風險因素,而較高的血小板計數則是保護因素。死亡率方面,總鐵結合能力和疫苗接種狀況有助於降低風險。CT掃描顯示多數患者有肺部病變,研究強調HD患者對COVID-19特別脆弱,需早期識別風險。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評估了tixagevimab-cilgavimab對接種疫苗的透析病人突破性COVID-19的預防效果。200名病人分為兩組,一組接受tixagevimab-cilgavimab,另一組不接受。結果顯示,兩組在6個月內的突破性感染率相似,但tixagevimab-cilgavimab組的住院率顯著較低(5.9%對40.0%)。雖然未能有效預防突破性感染,但該藥物能減少住院情況,建議未來可探索其他預防策略。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