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小球過濾率(eGFR)和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對健康老年人脆弱性影響。研究使用ASPREE試驗數據,分析65歲以上參與者的脆弱性風險。結果顯示,eGFR與脆弱性之間存在非線性關係,低於30或高於95的eGFR均與較高脆弱性風險相關。此外,UACR每增加一倍,脆弱性風險增加4%。總結來說,無論是低或高的eGFR,及UACR的輕微增加,都與老年人脆弱性風險上升有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常見身體虛弱,增加不良結果風險。研究指出虛弱患者更易發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未來需研究降低虛弱及改善結果的干預措施。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在美國約有14%的成年人受影響。研究分析超過2,700萬人的數據,發現低估計的腎小球過濾率(eGFR)和蛋白尿會增加腎臟問題、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急性腎損傷、住院和其他風險。即使eGFR輕微下降,也會增加住院風險。腎臟功能下降和蛋白尿對各族群都有負面影響。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腎功能測量(eGFR和白蛋白尿)與死因風險有關,參與者超過900萬人。低或高eGFR水平會增加死亡風險,白蛋白尿愈高,風險愈大。結果顯示監測腎功能對預測死亡風險很重要。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老年人中,腎功能和蛋白尿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腎功能受損和蛋白尿情況也增加。不論年齡,腎功能和蛋白尿都是獨立的CVD風險因素,較低的腎功能與較高的CVD風險相關。蛋白尿則一直與CVD風險相關,而腎功能隨年齡增長對CVD風險的影響逐漸減弱。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小管過濾率(eGFR)模式與正常或輕度腎功能受損者發展心房顫動(AF)風險的關聯。研究涵蓋62,407名參與者,皆在2010年無AF及心血管疾病。研究識別出四種eGFR軌跡:高穩定型、中度增加型、高下降型和低穩定型。經過近10年的隨訪,發現中度增加型、高下降型和低穩定型的AF風險顯著高於高穩定型,危險比率分別為1.70、1.92和2.28,顯示eGFR軌跡與AF風險有明顯關聯。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虛弱對75歲以上慢性腎病(CKD)老年患者的影響,發現虛弱與腎臟事件、死亡率及醫療使用增加有關。研究納入203名患者,67.9%被分類為虛弱,隨訪3.47年中,38.9%經歷腎臟事件,15.3%死亡。虛弱得分每增加1分,腎臟事件風險增加28%,住院及急診就診風險也顯著提高,但對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預測未達顯著性。結果顯示虛弱是CKD患者的重要風險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老年人輕度至中度降低腎小管過濾率(GFR)進行調查,特別是eGFR介於45-59 ml/min/1.73 m²的慢性腎病(CKD)3A期個體。分析了2012至2017年韓國超過770萬名40歲以上參與者的數據,發現65至74歲中有10.0%,75歲以上則有16.3%屬於此範圍。研究指出,這些老年人相比於eGFR在60-89 ml/min/1.73 m²的個體,腎衰竭、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顯著提高,強調了監測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和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對慢性腎病(CKD)患者中風風險的影響。分析了2007至2018年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的6,037名參與者數據,結果顯示eGFR越低,中風風險越高。具體來說,eGFR在60-90、30-60及低於30的參與者中風險分別為1.78、2.26及3.14。雖然UACR在未調整模型中顯示有影響,但調整後關聯消失。研究強調腎功能對中風風險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小管過濾率(eGFR)斜率與心臟衰竭(HF)之間的關聯,特別針對有HF風險的老年人。研究涵蓋5,362名參與者,發現高風險個體中eGFR斜率與HF無顯著關聯,但在有心臟異常的個體中,eGFR每年下降1 mL/min/1.73 m²,HF風險增加39%。此外,eGFR下降較陡者,HF風險顯著上升。研究建議eGFR斜率可作為識別高風險HF個體的指標,但無法完全反映腎功能下降的複雜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中年及老年人虛弱狀態轉變與慢性腎病(CKD)風險的關聯,數據來自中國健康與退休縱向研究。研究發現,虛弱或前虛弱的參與者發展CKD的風險顯著提高(風險比1.74),而虛弱改善為健全或前虛弱的個體,CKD風險則降低(風險比0.71)。結果顯示虛弱狀態的變化與CKD風險密切相關,虛弱惡化會增加風險,改善則有助於降低風險。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