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非糖尿病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品質指標(QIs)與健康結果的關聯,數據來自台灣國民健康保險。分析了2016至2019年間27,842名晚期CKD患者,重點在於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抑制劑、蛋白尿檢測及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結果顯示,只有33.5%的患者達到最高QIs得分,且較高得分與降低透析風險、全因死亡率及酸中毒風險相關。研究強調QIs在提升CKD患者護理中的重要性,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完善這些指標。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一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臟疾病(CKD)兒童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隨時間的變化。他們發現,CKD持續時間較長與兒童自我報告中的HRQOL有關聯,但在家長代理報告中的關聯較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兒童可能更能適應他們的狀況。了解這些發現可以幫助臨床醫師更好地支持小兒CKD患者。 PubMed DOI

研究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資料,探討慢性腎臟疾病(CKD)全球情況。發現2019年全球新增近1900萬例CKD病例。照護品質指數(QCI)顯示男性得分高於女性,且略有改善。歐洲QCI最高,非洲最低。不同年齡組有差異,強調改善CKD照護,尤其在少數族裔。政策制定者可利用結果加強CKD控制和照護策略。 PubMed DOI

成功降低CKD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研究發現接受腎臟替代治療、患心血管疾病及腎功能下降者生活品質較低。年齡、血壓、高尿酸血症病史等影響生活品質因素。管理併發症並遵循指南可改善CKD患者生活品質。 PubMed DOI

一項涉及73個國家的 Delphi 調查確定了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最重要的五個結果,包括腎功能、透析/移植需求、生活參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患者更關注這些結果,強調健康風險、能力減弱、自我管理和直接後果。這項研究強調了在CKD研究中考慮這些結果的重要性,以改善決策和減少研究浪費。 PubMed DOI

中度進展的慢性腎臟疾病(CKD)對患者的風險和醫療負擔很高,尤其是沒有糖尿病的患者。腎臟保護性治療,如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和SGLT-2抑制劑,有助於延緩CKD進展、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研究指出,CKD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高,醫療費用昂貴,但腎臟保護性治療應用不足,特別是沒有糖尿病的患者。因此,早期CKD檢測和治療改善對這群人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影響超過30%的急性心肌梗塞(MI)患者,且與治療管理不佳及預後較差有關。丹麥於2010至2022年進行的研究顯示,CKD患者在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重建的機率明顯低於無CKD患者,且接受雙重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療的比例也較低。CKD患者的一年死亡率為21%,高於非CKD患者的16.4%。儘管心肌梗塞後的存活率有所改善,CKD仍與較低的治療管理率及較高的死亡率相關。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因人口老化和風險因素增加而日益普遍。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HRQoL)對CKD患者至關重要,但並非所有影響因素都能改變。這篇綜述指出了一些可調整的因素,如心理健康、用藥依從性、社會支持等,並強調HRQoL在臨床試驗中的重要性。已證實的介入措施包括運動、教育計畫和針對貧血的藥物。醫師應採取整體護理方法,並進行高品質的研究,以更好地提升CKD患者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2至18歲的慢性腎病(CKD)兒童進行生活品質調查,涵蓋不同病程階段,包括透析和腎臟移植的患者。共87名患者參與,使用兒童生活品質量表(PedsQL™)評估。結果顯示,自我報告的生活品質在不同CKD階段相對一致,但父母報告的分數普遍較低,且與自我報告的相關性較弱。特別是第五階段透析兒童的生活品質顯著低於早期階段,且母親教育程度較低的兒童生活品質也較差。研究強調定期評估生活品質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晚期CKD患者及面臨社會經濟挑戰的患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65歲以上的末期腎病(ESRD)老年患者在接受維持性透析時,生活品質(QOL)與生存之間的關係。分析了492名患者的數據,平均隨訪67個月。結果顯示,身體組成摘要(PCS)分數較低與生存率下降有關,而心理組成分數則無顯著關聯。研究強調,改善老年ESRD患者的身體功能對提升生存率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有效治療慢性腎臟病(CKD)對全球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可能導致腎衰竭和心血管問題。最近,電子健康紀錄的使用提升了我們對CKD的理解,並促進了風險預測的進展。臨床試驗顯示,像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和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等新藥能有效減少CKD的不良結果,但在高風險患者中的使用仍不足。透過預後工具指導治療決策,醫療提供者能更好地匹配患者與治療,提升CKD管理效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