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Etelcalcetide於2016/2017年上市,針對慢性腎病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進行研究。這篇回顧總結了其對生化指標、心血管健康、骨骼結果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研究顯示,etelcalcetide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的甲狀旁腺激素、鈣、磷及FGF23,可能改善骨骼健康,並與左心室肥厚減少及骨鈣素增加有關,顯示心血管潛在益處。然而,目前缺乏專門研究其對骨折率、心血管結果及全因死亡率的影響。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兩個臨床試驗研究指出,對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次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SHPT)採取較低PTH目標治療可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風險,且西那卡塞治療可能比維生素D效果更好。這些結果顯示較低PTH目標可能有益,但仍需更多研究確認。 PubMed DOI

早期發現並治療SHPT對預防心血管事件和骨折等併發症很重要。ERC對治療3/4期腎臟疾病和缺乏維生素D的SHPT患者非常有效。研究指出,ERC治療可提高維生素D水平、降低甲狀旁腺激素水平,不論腎臟疾病嚴重程度。雖然真實世界研究顯示調整藥物劑量較慢,但都顯示ERC有正面效果。這些證據支持SHPT診斷後盡早開始ERC治療以延緩疾病進展。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透析患者使用 etelcalcetide 能有效降低副甲狀腺激素(PTH)和血清鈣水平,並持續降低鈣蛋白質粒子。雖然 T50 時間和血清磷水平無明顯改變,但 etelcalcetide 有助於降低鈣蛋白質粒子水平。此外,破骨細胞標記物減少,但成骨細胞標記物保持穩定。總結來說,使用 etelcalcetide 降低 PTH 雖未明顯影響 T50,但確實降低了鈣蛋白質粒子水平。 PubMed DOI

Etelcalcetide是一種靜脈注射的鈣敏感劑,主要用於降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狀旁腺激素水平。研究分析了372名2015至2022年間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發現使用etelcalcetide的患者在移植後進行甲狀旁腺切除術的比例顯著高於使用cinacalcet或無鈣敏感劑的患者。特別是使用10毫克以上劑量的患者,切除術發生率更高。儘管如此,各組在移植物功能和死亡率方面的長期結果相似。總結來說,使用etelcalcetide與腎臟移植後早期甲狀旁腺切除術的風險增加有關。 PubMed DOI

次級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sHPT)在快速成長的嬰兒中,特別是接受透析的嬰兒,成為一個重要議題。本研究評估了2009至2021年間,26名3歲以下接受透析的兒童使用cinacalcet的情況。這些兒童在治療開始時中位年齡為18個月,PTH水平顯著高於正常範圍。治療期間,PTH水平顯著下降,顯示出良好的管理效果。然而,有七名嬰兒出現低鈣血症,三名則有早熟跡象。這顯示cinacalcet對年幼兒童的sHPT有效,但需謹慎監測鈣水平及內分泌影響。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面臨健康與經濟挑戰,需採取預防措施。CKD惡化可能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SHPT),使甲狀旁腺激素(PTH)升高,損害腎臟並加速透析需求。本研究探討延釋型鈣化醇(ERC)是否能降低PTH,減輕SHPT對腎臟的影響。對126名SHPT及3-4期CKD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ERC治療,結果顯示PTH顯著下降,腎功能下降速度較慢。建議進行進一步的前瞻性試驗以驗證這些結果。 PubMed DOI

Upacicalcet是一種新型的可注射鈣敏感劑,專為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設計,針對次級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這項研究招募了157名日本患者,結果顯示94.2%的患者在52週內達到目標iPTH水平,且未出現嚴重低鈣血症。Upacicalcet有效改善血清磷和鈣的控制,且耐受性良好,顯示其對輕度至重度SHPT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PubMed DOI

這項分析探討了2021年1月透析病人鈣敏感劑報銷政策變更的影響。從過渡性藥物附加支付調整(TDAPA)轉為綑綁支付系統後,使用'etelcalcetide'的比例從12%降至5%,大多數病人改用'cinacalcet'。研究顯示,停止使用'etelcalcetide'後,病人的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平均上升107 pg/mL,且高PTH水平的盛行率增加15%,在黑人病人中尤為明顯。這些結果顯示政策變更可能限制了有效治療的獲取,導致健康結果不佳,特別是對某些族群的影響,引發了對健康差距的擔憂。 PubMed DOI

次級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是慢性腎病患者常見的代謝問題,主要由鈣感受器調控,影響甲狀旁腺激素(PTH)的分泌。隨著鈣模擬劑如cinacalcet的發展,提供了治療選擇,但有腸胃道副作用及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2017年推出的Etelcalcetide靜脈注射劑顯示更佳的PTH降低效果,但仍有類似問題。2018年上市的Evocalcet則旨在減少副作用。2021年,upacicalcet在日本上市,提供更高的清除率,且不影響胃排空。未來需進一步研究這些新藥的效果。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個全球健康問題,常引發高磷血症,增加病發率和死亡率。Tenapanor是一種新療法,透過抑制鈉-氫交換蛋白來降低血清磷酸鹽,且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回顧了tenapanor在CKD和高磷血症中的應用,結果顯示其能有效降低磷酸鹽水平,並抑制FGF23和副甲狀腺激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輕度至中度腹瀉。總體而言,tenapanor的耐受性良好,適合用於CKD患者的高磷血症管理。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