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生成式人工智慧(AI)將對法醫精神醫學帶來重大影響,既有機會也有挑戰。特別是有可能有人利用AI,如ChatGPT,來學習和模擬精神病症狀,尤其在瘋狂辯護的情況下。一項研究顯示,ChatGPT 3.5能理解精神病症狀並提供實用建議,可能被用來操控心理健康系統以謀取私利。這提醒法醫精神科醫師需了解AI的發展及其對偽病評估的影響,儘管目前技術仍有局限。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ChatGPT等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廣受歡迎,但在法醫檢驗中應用時,仍需注意道德和法律問題。儘管ChatGPT有其優勢,但在法醫科學和法律領域,人類的批判性思維和專業知識仍不可或缺。使用時應謹慎。 PubMed DOI

ChatGPT在精神醫學上有應用潛力,但尚未廣泛探索。可協助精神科醫師記錄、溝通、研究等。為確保正確,需給予適當提示。未來應整合同理心、情緒辨識和精神健康標誌。自動化心理治療系統可能是未來方向。在精神保健中使用ChatGPT需設立道德標準。 PubMed DOI

AI技術進步,像ChatGPT這樣的模型造成許多誤導性醫療資訊流傳。這些AI能修改各種內容,但可靠性有疑慮,可能散播錯誤。精神科醫師需注意病人可能在網路上接觸到錯誤資訊,尤其是有關心理健康和治療的。 PubMed DOI

ChatGPT推出後,人們對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越來越感興趣,尤其在心理健康護理領域。研究發現,許多美國精神科醫師已開始使用ChatGPT-3.5和GPT-4.0回答臨床問題,提高文件記錄效率。大多數醫師認為患者可能會先諮詢這些工具再看醫生,並認為臨床醫師需要更多培訓。對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在臨床實踐的價值和未來職業影響,看法不盡相同。 PubMed DOI

生成式人工智慧目前不太用於文本分析,但在評估情緒上有潛力。一研究比較了ChatGPT和LIWC工具的分析結果,發現兩者關聯較小,ChatGPT在22%情況下計算LIWC分析時出錯。這顯示大型語言模型處理詞語和數字可能不可靠,使用時要謹慎。 PubMed DOI

人工智慧(GenAI)正在改變法醫精神病學和刑事司法的規則,提供新的分析和創造真實資訊的方式。這種轉變可能改變風險評估、治療計劃,並拓展培訓和教育。論文探討了GenAI如何革新這些領域,討論了模型、區分式人工智慧的應用,以及相關的道德和法律考量。強調若要廣泛使用GenAI做重要決策,需要仔細評估和跨學科合作。 PubMed DOI

這篇文章討論了OpenAI和ChatGPT對澳洲的醫療從業者,特別是私人執業的精神科醫師的影響。強調從業者需評估AI整合的風險和好處,驗證AI生成內容的準確性,並負責使用。建議從業者應優先考慮患者隱私,並諮詢專業責任保險公司。文章也提到在澳洲醫療領域發展專用AI軟體的潛力。呼籲醫療保健領域要 embrace 科技,並制定應對AI整合挑戰的指南。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AI聊天機器人對神經心理評估的安全風險,特別是ChatGPT-3和Bard(現稱Gemini)的表現。研究顯示,這些聊天機器人的回應準確率不高,2023年為35-42%,2024年降至16-28%;而對安全的威脅評級也相當可觀。ChatGPT-3的威脅評級高於Bard/Gemini,但準確性有所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兩者對偽裝建議的倫理反對意見隨時間增加。總體來看,AI聊天機器人對PVT的安全威脅大於傳統搜索引擎。 PubMed DOI

心理疾病是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生成式人工智慧(GAI)在提升心理健康護理上展現潛力,但相關研究仍有限。本次綜述回顧了2013至2023年的文獻,分析了144篇文章,找出六個GAI的主要應用,包括心理疾病檢測、諮詢支持等。大多數研究集中在治療和諮詢上,特定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較少。雖然像ChatGPT的工具被廣泛使用,但其在心理疾病檢測的有效性仍需進一步研究。GAI應輔助專業人員,而非取代,並需重視倫理問題以解決心理健康護理的挑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系統性回顧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在精神科和心理健康領域的應用,強調語言在診斷和治療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其潛力改變這個領域。研究人員從三個資料庫篩選出40篇主要在2023年發表的文章。結果顯示,雖然生成式人工智慧如ChatGPT在提升心理健康方面有潛力,但大多數研究集中於一般應用,特定心理疾病的探討較少,物質使用障礙是最常見的主題。儘管表現良好,仍需注意安全和倫理問題,未來研究應改善方法論透明度,並納入使用者意見。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