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自主神經病變(AN)在糖尿病和慢性腎病患者中很常見,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研究使用COMPASS 31評估119名透析患者的自主神經病變,發現分數較低的患者生存率較高,且C反應蛋白水平低也有助於改善生存率。糖尿病患者的結果較差,女性的生存率優於男性。研究強調透析患者中監測自主神經病變的重要性,以了解健康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自主神經系統對調節身體功能和維持平衡非常重要,主要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組成。在慢性腎病和心血管疾病中,常出現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而副交感神經張力減弱的情況,這會導致炎症增加和病情惡化。恢復這兩者的平衡有助於減少炎症,改善健康結果。治療方法如β-阻滯劑、ACE抑制劑和ARB能調節交感神經活動,健康飲食、運動和正念等生活方式改變也能增強副交感神經活動。迷走神經刺激則顯示出減少炎症的潛力。了解這些機制可為改善患者結果提供新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接受血液透析的第五期慢性腎病兒童的心臟功能及結構變化,並分析這些變化與心臟自主神經系統的關聯。研究對象為40名埃及兒童及40名健康對照組。主要發現包括:接受透析的兒童心臟收縮功能顯著下降,心率變異性顯示自主神經功能受損,且心臟功能指標與Holter監測參數相關。此外,隨訪期間25%的患者去世,心臟功能指標與死亡風險獨立相關。研究強調了透析兒童心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篇回顧專注於運動訓練對糖尿病腎病(DKD)患者心臟自主神經系統(ANS)的影響。DKD患者常因糖尿病出現自主神經病變,導致心臟功能障礙,這在糖尿病和慢性腎病(CKD)患者中相當普遍,並增加心律不整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雖然運動對CKD和糖尿病患者的好處已有研究,但針對DKD患者心臟ANS活動的研究仍然不足。這篇回顧旨在整合現有證據,強調運動在改善心臟自主功能及提升DKD患者健康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NLR)在預測透析腎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價值。研究在特倫托的腎臟科進行,236名患者參與。主要發現顯示,NLR較高的患者體重、血清白蛋白、血清鐵和轉鐵蛋白較低,且死亡率較高。NLR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64,優於C-反應蛋白的0.61。Cox回歸分析證實NLR與死亡率獨立相關。結論認為NLR可作為腎衰竭患者風險分層和管理的有用工具。 PubMed DOI

心臟衰竭(HF)和慢性腎臟病(CKD)常同時出現,形成心腎綜合症(CRS),可能引發貧血,進一步惡化病情,增加併發症和死亡風險。管理CRS中的貧血具挑戰性,因為缺乏統一指導,且受多種因素影響。雖然SGLT2抑制劑和靜脈注射鐵劑有助於改善病情,但促紅血球生成劑的效果尚不明確。治療應針對HF、CKD及貧血,建議糾正缺鐵並考慮使用促紅血球生成劑。需要更多研究來優化貧血管理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不寧腿症候群(RLS)和睡眠障礙(SD)對接受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率的影響。研究追蹤301名HD患者三年,發現17.9%的患者有RLS,41.9%有SD。雖然單獨的RLS或SD並未顯著增加死亡風險,但兩者共存則與較高的死亡風險相關,並被視為獨立風險因素。這強調了在HD患者中識別和處理RLS及SD的重要性,以改善他們的健康結果。 PubMed DOI

這項針對3,331位晚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研究發現,中性球百分比與白蛋白比值(NPAR)越高,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越高。NPAR是個簡單又便宜的血液指標,可以反映發炎和營養狀況,建議定期監測,有助於提升CKD患者的治療成效。 PubMed DOI

洗腎病人如果同時有營養不良、發炎和體液過多,死亡風險會大幅提升。研究建立了一個評分工具,可預測3、5、7年存活率。建議醫師要全面評估這三項狀況,才能更好管理風險、提升預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拿坡里預後評分(NPS)越高,代表發炎和營養狀況越差,洗腎患者出現認知障礙或失智症的風險也越高。特別是在65歲以下、沒糖尿病或腦中風、教育程度較低或洗腎次數較少的人,這種關聯更明顯。總結來說,營養和發炎狀況差會增加認知退化的機率。 PubMed DOI

洗腎病人,特別是有糖尿病的人,若心率變異性異常,長期死亡風險會大幅增加,尤其是心血管死亡。心率變異性檢查有助於找出高風險患者,提升風險預測準確度,並可提供更個人化的照護與預防措施。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