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最近腹膜透析(PD)的適應症有了新變化,許多過去被視為禁忌的情況,如無尿、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心血管問題及高齡,現在都被重新評估。研究顯示,對於有合併症的患者,建立安全的導管通路是可行的,且導管感染和腹膜炎的風險因素也更為複雜。這篇回顧強調PD作為腎臟替代療法的重要性,呼籲減少傳統限制,並推動跨學科合作,支持「Mission PD-possible」倡議,整合資源以推廣PD的使用。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在發展中國家,常忽視腹膜透析處理急性腎損傷,更偏向使用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然而,腹膜透析在緊急情況下能挽救生命,尤其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一些發達國家因 CRRT 短缺成功推行急性 PD 計畫。這經驗強調了 PD 在 AKI 管理中的潛力,建議重新考慮目前策略,將 PD 納入作為適合患者的選項。 PubMed DOI

在資源匱乏國家,腹膜透析(PD)可作為替代血液透析,尤其適合弱勢人口。倡議如「拯救年輕生命計畫」已顯示PD的好處,為推廣PD在這些國家的應用鋪平道路。擴大PD計畫有助改善腎臟疾病護理取得,雖然面臨挑戰。 PubMed DOI

研究指出全球對腹膜透析利用率低,因臨床醫師誤解。調查發現多數臨床醫師會考慮病患情況推薦PD,但看法因經驗和病患特徵而異。高收入國家且經驗豐富的醫師更傾向推薦PD。建議透過教育解誤解,提升全球PD使用率。 PubMed DOI

腹膜透析(PD)是一種在家自行進行的腎臟替代療法,讓病患能自主且提升生活品質。然而,老年透析患者常面臨身心限制,影響自行進行PD。輔助性PD可協助解決這些問題,使得年長或虛弱的患者更容易接受PD。實施輔助性PD計畫可提升PD治療選項的接受度。這篇文章探討在歐洲推廣家庭透析的策略之一,即輔助性PD的流行病學、類別、臨床成效和實施方式。 PubMed DOI

傳統評估透析適當性以往只看尿素清除率,現在則更注重綜合考量患者福祉和生活品質。新觀點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結合臨床結果、個人偏好和目標,改善福祉並減輕負擔。醫患合作至關重要,量身訂製護理策略。本文旨在探討支持全面護理對腹膜透析患者的證據。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腹膜透析(PD)與血液透析的全球現狀,重點在於其結構、可用性、可及性、負擔能力和質量。研究涵蓋167個國家的腎臟登記資料,發現79%的國家提供PD,全球中位數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21.0。高收入國家與低收入國家之間的盛行率差異顯著,前者高達後者的80倍。只有29%的國家提供公共資金支持PD,且年均成本約18,959.2美元,顯示出在可用性和負擔能力上存在重大不平等,特別影響兒童和低收入國家。 PubMed DOI

全球在家透析,特別是腹膜透析(PD),面臨明顯的不平等,影響病人照護。雖然PD有自主性高、健康結果佳等優勢,但多數集中在高收入國家。貧困、歧視及家庭支持不足使病人難以獲得在家透析。醫療人員缺乏相關訓練,偏好中心治療,資源有限也影響推廣。解決方案需多方面合作,包括醫療專業訓練、降低成本及改善供應鏈,才能促進公平的在家透析選擇。 PubMed DOI

腹膜透析(PD)是一種成熟的居家透析方式,對患者和支付者來說,五年療效和成本效益都不錯。雖然技術進步能減少PD相關傷害,但透析過程的重大變化可能有限。未來應該著重於更廣泛的干預措施,像是保留腎功能和減少發炎等。 在歐洲,PD的公平性面臨挑戰,因為經濟差異、醫生偏見和護理人力不足等因素影響使用情況。最近,EuroPD啟動了政策論壇來解決這些問題。全球PD使用不均,受到高成本和醫療保健不足的影響,創新如即時透析液生成可能會改善這種情況。 PubMed DOI

腹膜透析(PD)是末期腎病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但導管功能不良可能影響其效果。傳統手術方法包括透視引導和腹腔鏡手術。這篇報告介紹了一種新穎的微創手術技術,於2021年11月至2024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對8名患者進行。該技術透過原有切口重新定位PD導管,結果顯示無顯著併發症,導管重新定位成功率達100%,臨床成功率為75%。這種方法安全、簡單且具成本效益,特別適合資源有限的環境。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腹膜透析(PD)在急性腎損傷(AKI)患者中的效果,重點在於代謝與液體管理、結果及死亡風險因素。研究涵蓋487名在2004至2024年間接受PD的患者,年齡中位數為64歲。結果顯示,透析後血尿素氮和肌酸酐穩定,液體去除中位數為2,320毫升。34.9%的患者恢復腎功能,但55.8%死亡。死亡風險因素包括年齡、肝腎綜合症等。研究認為,PD能有效管理AKI患者的需求,且特定因素影響生存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