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NLR)在預測透析腎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價值。研究在特倫托的腎臟科進行,236名患者參與。主要發現顯示,NLR較高的患者體重、血清白蛋白、血清鐵和轉鐵蛋白較低,且死亡率較高。NLR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64,優於C-反應蛋白的0.61。Cox回歸分析證實NLR與死亡率獨立相關。結論認為NLR可作為腎衰竭患者風險分層和管理的有用工具。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監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在腹膜透析(PD)患者中的重要性,以預測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分析了225名PD患者的連續NLR測量結果,顯示持續高NLR的患者存活率較低,全因死亡率較高。定期監測NLR水平可以幫助識別出有不良結果風險的患者。 PubMed DOI

研究發現,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對白蛋白比值(NPAR)在腹膜透析(PD)患者中具有預測死亡率的價值。研究對807名PD患者進行了長達10年的追蹤,結果顯示NPAR水平較高的患者死亡風險較高,且比起其他指標如CRP、NLR、CAR和PLR,NPAR更能準確預測患者的死亡風險。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高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與需要持續腎臟替代治療(CRRT)的敗血性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死亡率呈負相關。高NLR組的死亡率較低,顯示高NLR可能與更好的結果相關。 PubMed DOI

研究發現特定血液比值可預測血液透析患者導管存活率,對於導管更換的患者有重要意義,建議單核細胞等標記可能有助於管理導管。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臨床應用價值。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變化(ΔNLR)與腎損傷性敗血症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高ΔNLR與較高的90天死亡率及其他不良結果相關。ΔNLR被發現是一個有用的死亡率預測因子,有助於腎損傷性敗血症的風險分層和管理。 PubMed DOI

研究探討MLR與CKD患者預後的關係,發現高MLR與CKD患者死亡風險增加相關。MLR也與血糖、脂質、腎功能相關,預測死亡風險效力高。研究建議MLR或許是預測CKD患者死亡風險的簡單有效指標。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了系統性免疫炎症指數(SII)、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NLR)及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率(PLR)與慢性腎病(CKD)患者貧血風險的關聯。分析了2005至2018年4,444名成人的數據,結果顯示較高的SII、NLR和PLR與CKD患者貧血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高NLR組的患者,其死亡風險比低NLR組高30%。研究建議管理炎症可能有助於減少CKD患者的貧血發生,且NLR可作為潛在的預後標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單核球與淋巴球比率(MLR)與慢性腎病(CKD)患者炎症的關聯,共調查1809名個體,其中403名(22.2%)被診斷為CKD。研究發現,炎症組與非炎症組在血壓、腎功能及炎症標記上有顯著差異。最高的MLR四分位數與較差的腎功能及較高的炎症標記相關,風險比值為2.30。MLR可作為炎症的預測指標,切割點為0.153,曲線下面積為0.631。總之,高MLR與CKD患者的炎症顯著相關,可能有助於預測CKD的嚴重程度。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術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NLR)與心臟手術後急性腎損傷(AKI)之間的關聯。分析了2006至2018年間23,638名患者的資料,發現AKI發生率為27.6%。結果顯示,AKI患者的NLR顯著較高,NLR超過5的患者發展AKI的風險增加5.046倍。此外,高NLR也被認為是嚴重AKI和住院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這些結果顯示,術前較高的NLR可協助心臟手術中患者的個性化治療。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C-反應蛋白-白蛋白-淋巴細胞指數(CALLY指數)與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率的關聯。研究分析了436名MHD患者,結果顯示CALLY指數是死亡率的重要保護因素。透過多變量邏輯回歸,識別出多項影響死亡率的因素,並開發了列線圖來預測死亡風險,AUC達0.821,顯示高區分能力。研究強調CALLY指數在預測血液透析患者結果中的潛力。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