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難治性中央靜脈阻塞病(CVOD)進行支架植入的長期效果進行調查。共納入65名在氣球血管成形術無效後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隨訪平均40個月。結果顯示,49.2%的患者經歷CVOD復發,主要通暢率在60個月時為41%。輔助通暢率在前兩年高達98%,但隨後下降。死亡率為26.2%,心血管問題導致的死亡率為9.2%。研究結論認為,對於難治性CVOD的MHD患者,血管成形術加支架植入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比較紫杉醇包覆球囊(PCB)和普通球囊(CB)在治療血管通路功能失敗的病人時的效果,結果顯示兩者在短期通暢效益上沒有顯著差異,並無重大併發症。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超聲引導下的血管成形術對ESRD患者的VVRS有效。靠近靜脈吻合點的VVRS患者效果較佳,通暢率隨時間下降。透析時間和VVRS類型影響通暢率。總結來說,ESRD患者接受PTA處理特定VVRS部位的長期效果令人滿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 WavelinQ™ EndoAVF 系統在血液透析病人中創建內血管動靜脈瘻管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於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在一所大學醫院進行,納入20名病人。結果顯示技術成功率達100%,75%的瘻管生理適用,66%成功穿刺。6個月的主要通暢率為65%,12個月為50%。研究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年再介入率僅0.33次。總體而言,WavelinQ 4-F EndoAVF 系統被認為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動靜脈瘻管創建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西班牙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為何中央靜脈導管(CVC)使用率高,儘管有其他建議的血管通路方法。研究分析了637名患者,發現40%使用CVC,54.3%擁有動靜脈瘻管(AVF)。使用CVC的患者中,許多人因血管問題或個人拒絕而無法使用AVF。研究指出,CVC的使用與早期開始透析有關,並強調需要對晚期慢性腎病患者進行更系統的AVF評估與規劃,以改善治療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液透析過濾(HDF)對透析患者血管通路(VA)通暢性的影響。研究納入612名2012年4月至2021年3月開始透析的患者,結果顯示HDF的24個月主要通暢率為74.2%,顯著高於血液透析(HD)的47.7%。影響通暢性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病史及較高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而HDF及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則有助於改善通暢性。HDF在不同患者亞組中均顯示出優勢,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顯示HDF可能更能提高VA通暢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一種新型細胞不可滲透內支架(CIE)在治療血液透析病人動靜脈瘻管(AVF)狹窄的效果,並與標準的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比較。研究涵蓋245名病人,結果顯示CIE組的六個月主要通暢率(TLPP)為89.6%,顯著高於PTA的62.3%。通路主要通暢率(ACPP)也較高,分別為72.2%對57.0%。安全事件方面,兩組差異不大。總結來說,CIE在維持通暢性上優於PTA,且不增加安全風險。 PubMed DOI

數百萬腎衰竭患者依賴靜脈導管(CVC)進行血液透析,但約20%的CVC因功能不良而需移除。主要原因是血栓和纖維鞘形成,某些因素如女性、左側放置及過去功能不良會增加風險。雖然每週使用溶栓鎖可改善血流,但在低感染環境中其成本效益存疑。濃縮肝素鎖雖可減少溶栓需求,但出血風險較高。4%檸檬酸可能是更安全且便宜的替代品。實施全面的CVC護理策略可降低功能不良率33%。未來研究應聚焦於高風險患者,以制定更有效的預防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05至2022年間在澳洲開始透析的成人患者,探討初始透析通路類型與因透析中斷死亡風險的關係。研究發現,在47,412名患者中,17%因透析中斷而死亡。使用中心靜脈導管(HD-CVC)開始透析的患者,前三年內死亡風險顯著高於使用動靜脈瘻管(HD-AVF)的患者,尤其在前六個月風險高達2.43倍,但隨著時間推移,三年後風險幾乎可忽略不計。總體而言,HD-CVC患者的早逝風險是HD-AVF或腹膜透析(PD-PDC)患者的兩倍,但隨時間降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不同血管通路對腹膜透析(PD)轉換到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分析2004至2022年的ANZDATA資料,發現65%的新發成人PD患者使用中央靜脈導管(CVC),35%則使用動靜脈通路(AVA)。結果顯示,使用AVA的患者有較長的PD歷史,轉換原因多為PD不足,且全因死亡率及感染相關死亡風險均較低。此外,使用AVA的患者更可能接受腎臟移植,但回到PD的機率較低。總體來看,AVA轉換與更好的生存率及移植率相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75歲以上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創建血管通路(VA)的結果進行探討,並與年輕患者進行比較。研究涵蓋167名患者,發現老年患者的初次失敗率為9.7%,年輕患者則為17.3%。雖然老年患者的成熟失敗率稍高,但整體通暢率相似。結果顯示,年齡不應成為創建VA的障礙,透過適當的術前評估,老年患者也能獲得良好的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