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異位性皮膚炎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濕疹和劇癢,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甚大,特別是中重度病例。它屬於異位性疾病的一部分,可能影響呼吸和消化系統。過去治療選擇有限,主要依賴免疫抑制劑,管理困難。但近十年來,對病理生理的理解有了進展,促使新型安全有效的療法出現。本次研討會將探討該疾病的最新機制及治療現狀。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癢持續6週以上影響約22%人口,但只有1%會就醫。可能導致睡眠不佳和生活品質下降。造成原因包括炎症、神經病變或兩者。治療方式因病因而異,包括局部類固醇和神經病理藥物。若局部治療無效,可能需口服或注射藥物。生活品質受影響,需找出原因進行治療。 PubMed DOI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皮膚問題,常伴隨瘙癢和水腫,由肥大細胞引起。治療建議先用抗組織胺藥,再考慮其他藥物。有些患者對治療反應不佳,因此個人化治療方法逐漸受到重視。最新研究發現針對特定觸發因素的治療效果顯著,如Bruton's酪氨酸激酶抑製劑和抗細胞因子療法。這些新藥物有望提供更有效的慢性蕁麻疹治療方案。 PubMed DOI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約有1%-3%的人口受影響,通常跟肥胖、糖尿病等代謝問題有關。身體代謝異常可能導致銀屑病發作。治療上,可以考慮針對 MTORC1 途徑進行處置。控制糖尿病和使用降脂藥物如 TZDs、GLP-1 RAs、二甲双胍、他汀類藥物和纖維酸藥物,有助於改善代謝狀況和銀屑病症狀。 PubMed DOI

慢性手部濕疹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皮膚病,會造成癢感和疼痛,影響生活品質。DELTA 1 和 DELTA 2 第三期臨床試驗評估 delgocitinib 乳膏(20 mg/g)的療效與安全性,針對中度至重度的成人患者進行比較。這兩項隨機雙盲試驗共招募了960名患者,結果顯示使用 delgocitinib 的患者治療成功率高於載體乳膏,且副作用相似,主要為 COVID-19 和鼻咽炎。總體來看,delgocitinib 乳膏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和耐受性,對於標準護理反應不佳的患者是一個潛在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Nemolizumab是一種針對白介素-31的受體拮抗劑,已在兩項國際第三期臨床試驗(ARCADIA 1和ARCADIA 2)中評估其對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療效與安全性。這些研究涵蓋1,728名12歲以上的參與者,結果顯示接受nemolizumab的患者在治療16週後,達到改善指標的比例高於安慰劑組,且癢感和睡眠干擾也有顯著改善。兩組的安全性相似,若獲批准,nemolizumab可能成為治療的新選擇。 PubMed DOI

在過去十年,針對白介素(IL)-23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已成為治療慢性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選擇,特別是銀屑病和炎症性腸病。這些藥物能有效抑制過度活躍的細胞激素信號,超過70%的銀屑病患者和約50%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有明顯改善。針對IL-23A獨特的p19亞單位的抑制劑效果更佳,且在不同患者中均有效。長期使用這些抑制劑的安全性數據顯示,嚴重不良事件和感染率與安慰劑相當。 PubMed DOI

手部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尤其在職場中很普遍,許多病例會變成慢性,帶來癢、痛和灼熱感等困擾。其成因複雜,主要風險因素包括過敏性皮膚炎病史及接觸刺激物。慢性手部濕疹可分為刺激性、過敏性等類型。診斷和管理上需多方位策略,包括教育、避免觸發因素及各種治療方法,如局部抗發炎藥物和系統性藥物。持續研究對於了解病症及治療選擇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PubMed DOI

肥胖被定義為體重指數 (BMI) 超過 30 kg/m²,並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銀屑病。肥胖可能因脂肪細胞釋放促炎分子而加重銀屑病的炎症反應,影響治療效果。對於肥胖患者,銀屑病的治療可能較為複雜,生物治療(如針對 IL-17 和 IL-23 的藥物)通常是首選。減重措施,如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 受體激動劑或減重手術,也可能改善銀屑病的症狀。持續的研究對於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化膿性汗腺炎(HS)是一種慢性皮膚病,主要影響腋下、腹股溝和乳房下方,特徵為疼痛的結節和膿腫。這病通常在年輕成人中發病,全球盛行率約1%。HS會顯著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並常與代謝症候群等健康問題相關。其發病機制涉及複雜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皮膚損傷和疤痕。治療選擇包括針對TNF和IL-17的療法及外科介入,目標是控制症狀並防止損傷。 PubMed DOI

異位性皮膚炎(A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受遺傳、皮膚屏障、免疫系統及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治療進展包括FDA批准的免疫調節劑,如生物製劑(如dupilumab、crisaborole)和小分子藥物(如baricitinib),雖然療效顯著,但價格偏高。這篇綜述總結了AD的發病機制、診斷標準及治療選擇,並探討新療法的效果及臨床試驗進展,還提到人工智慧在AD診斷與管理中的應用。研究資料來自PubMed、Google Scholar和ScienceDirect。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