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內視鏡超聲引導下經胃射頻消融(EUS-RFA)治療左側醛固酮產生性腎上腺腺瘤(APAs)的安全性與有效性。APAs是可治癒的高血壓原因,但傳統治療較具侵入性。研究在英國三個中心進行,招募28名參與者,重點在於消融後的安全性,並監測併發症。結果顯示EUS-RFA安全無重大併發症,且參與者的生化和臨床指標改善,部分人甚至無需降壓藥即可達到正常血壓。這顯示EUS-RFA有潛力成為傳統手術的安全替代方案。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心房纖維顫動(AF)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治療常用導管消融。但AF復發是挑戰。研究發現,消融後使用達帕格列酮(DAPA)可降低心房纖維顫動再次發作的風險。這顯示DAPA可能是AF治療的有益補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系統性評估了腎神經去神經化(RDN)在心臟衰竭伴隨減少射血分數(HFrEF)患者中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納入八項隨機對照試驗,共314名患者,結果顯示RDN相較於單純藥物治療,顯著改善心臟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增加9.59%、BNP和NT-proBNP水平下降、NYHA分級改善等。此外,RDN組的腎小管過濾率也有改善,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總體而言,RDN對HFrEF患者的心臟功能有顯著提升,且安全性良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肺靜脈隔離(PVI)對有症狀的心房顫動患者的效果,為期四年,參與者126人。結果顯示,PVI組的心房顫動負擔顯著減少60.31%,而假手術組僅減少35%。此外,PVI組的生活品質也明顯改善,影響評分增加18.39分。總結來說,PVI能有效減少心房顫動負擔並提升生活品質,優於假手術。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4272762。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 WavelinQ™ EndoAVF 系統在血液透析病人中創建內血管動靜脈瘻管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於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在一所大學醫院進行,納入20名病人。結果顯示技術成功率達100%,75%的瘻管生理適用,66%成功穿刺。6個月的主要通暢率為65%,12個月為50%。研究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年再介入率僅0.33次。總體而言,WavelinQ 4-F EndoAVF 系統被認為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動靜脈瘻管創建方法。 PubMed DOI

這篇案例報告探討一位確診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女性病患,她在傳統治療上遇到困難。腎上腺靜脈採樣失敗後,她對spironolactone過敏,使用eplerenone時又出現持續陰道出血。後來試用finerenone,這是一種新型的非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副作用較少。儘管血漿腎素活性和血清鉀水平輕微上升,但血壓控制仍不理想,且未達到正常鉀血症或抑制血漿腎素活性,顯示管理PA的挑戰與finerenone的效果有限。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超音波引導的選擇性神經阻滯(SNB)在功能不良的動靜脈瘻管(AVF)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中的麻醉效果。研究於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進行,246名患者隨機分為SNB組和局部麻醉(LA)組。結果顯示,SNB組的疼痛評分顯著較低,且滿意度較高,雖有少數患者出現暫時性運動麻痺,但均在60分鐘內恢復。總體而言,SNB在AVF治療中提供了更佳的麻醉效果與患者滿意度。 PubMed DOI

腎臟去神經化(RDN)對於未受控高血壓患者,特別是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已證實能有效降低血壓。根據一項分析4,155名接受RDN治療的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後的前六個月內,血壓顯著下降,接下來的30個月內則持續穩定下降。基線血壓較高的患者在隨訪期間的降壓效果更明顯,且某些交感神經活動增強的特徵,如心房顫動和2型糖尿病,與更大的血壓降低相關。這顯示RDN能提供持久的降壓效果。 PubMed DOI

腎動脈狹窄(RAS)會減少腎臟血流,啟動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可能導致高血壓及心臟問題。對於腎血管性高血壓(RVH)的管理可用藥物或血管重建,包括腎動脈支架植入(RAS)。雖然支架植入曾是主要治療,但研究顯示藥物治療與支架植入效果相似,部分患者在支架植入後血壓改善。綜述提到HERCULES和ASPIRE-2試驗的結果,強調支架植入對特定患者有益,但選擇標準仍需討論,未來研究應針對高風險患者以評估長期效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脈衝場消融(PFA)和冷球囊消融在治療有症狀的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效果。210名患者參加隨機試驗,並安裝可植入心臟監測器以追蹤心律。結果顯示,PFA組有37.1%的患者復發,而冷消融組則有50.7%復發,顯示PFA的效果不僅不劣於冷消融,甚至更佳(P=0.046)。兩組的安全性相似,併發症也很少。總體來看,PFA是冷球囊消融的有效替代方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腎動脈血管成形術在小兒腎血管性高血壓(RVH)治療中的效果,並強調手術前影像檢查的重要性。研究分析了2014年7月至2023年5月在一家三級兒童醫院的74名患者資料。結果顯示,57.1%的患者經治療後達到治癒,42.9%有改善。研究指出,腎動脈造影與其他影像檢查結果可能不一致,且主要併發症率為8.9%。因此,對於懷疑RVH的患者,進行腎動脈造影是必要的。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