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外科醫生在照護臨終病人時面臨情感挑戰,如悲傷和道德困擾,這不僅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也可能影響病人的安全。為探討這些影響,進行了一項系統性回顧,涵蓋2000年至2024年間的相關研究。最終分析了26篇文章,發現外科醫生的情感影響可能導致憂鬱和職業倦怠,進而影響病人照護品質。研究強調需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評估工具,以減輕外科醫生的情感負擔。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人工智慧技術,特別是ChatGPT,在醫學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手術中。雖然AI有助提升手術效率和結果,但也引發對患者安全和醫護人員的疑慮。AI在手術中的優勢包括更準確的診斷、技術進步和改善患者體驗。然而,人們擔心非專業人士濫用及涉及患者數據的道德問題。透過患者聲明和二次審查等措施,或許能減輕風險。儘管AI為手術帶來振奮進展,但整合應謹慎掌握。 PubMed DOI

研究調查了教學醫院的外科住院醫師對醫學人工智慧(AI)的看法。他們對AI持不同態度,擔心AI在生死決策中的角色,但對其在重複任務上的應用感到興奮。熟悉AI程度影響看法,知識豐富者更積極。研究強調需進一步研究制定政策,引導AI發展,改善醫學培訓和病人照護。 PubMed DOI

153名拉丁美洲整形外科醫師和住院醫師對AI在整形外科的看法調查顯示,他們認為AI可提升準確性、視覺化、手術時間、病人康復和滿意度,但也擔心病人隱私、數據安全、成本和知情同意問題。參與者強調AI培訓數據重要,建議整合到住院醫師培訓計畫中,並表達對進一步AI研究的興趣。研究呼籲整形外科善用AI潛力,同時保持人類專業角色。 PubMed DOI

文字轉圖像AI程式可根據提示生成圖像,但可能帶有社會偏見。研究指出,這些AI系統可能重現外科醫生的刻板印象,且缺乏多元代表性。擔憂AI強化歷史偏見,呼籲監管AI輸出,尤其在醫療領域。了解AI對醫療的影響至關重要,以維護專業價值觀。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頂尖醫學期刊的通訊作者對人工智慧(AI)在研究中的看法。研究於2023年7月至9月進行,針對2022年在15本醫學期刊發表的作者進行線上調查,共有236名受訪者納入分析。結果顯示,40.6%的研究者對AI有中等熟悉度,79.0%認為AI將對未來研究產生重大影響。儘管許多作者缺乏正式訓練,仍開始使用AI進行改寫和校對等任務。研究建議應加強AI訓練及建立指導方針,以更有效地應用於研究中。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加拿大醫生提供醫療協助死亡(MAiD)服務時所面臨的情感與道德影響。訪談22位早期實施者發現,雖然MAiD情感上具挑戰性,但也能帶來成就感。醫生們感受到支持病人自主權和減輕痛苦的正面影響,但同時也面臨專業責任與個人感受的緊張。病人的感激和選擇對他們的經驗有正面貢獻,而不確定性和衝突則是挑戰。總體來看,提供MAiD對醫生而言是一種有意義的實踐,強調理解這些影響的重要性,以支持未來的規範和相關利益者。 PubMed DOI

展望2034年,數位科技,特別是人工智慧(AI),將帶來重大變革,影響醫療、臨終關懷及高等教育等領域。AI能提升醫師的溝通技巧,透過模擬困難對話,讓醫療人員在安全環境中練習,增進同理心與病患互動。此外,AI的語言理解能力將改善病患與醫療提供者的溝通,確保照護更具個人化。總之,AI將在提升醫療與教育的溝通品質上扮演關鍵角色,促進更具同理心的照護方式。 PubMed DOI

在冠狀動脈手術中,術中移植物驗證雖然有許多臨床益處,但外科醫生對於採用現有技術仍存疑慮。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及AI分析,探討這種不情願的原因。結果顯示,雖然有證據支持術中控制的有效性,但外科醫生的猶豫不僅來自實際挑戰與經濟限制,還有對技術錯誤影響的恐懼。這突顯出外科醫生需改變觀點,以更重視患者的潛在益處。 PubMed DOI

人工智慧(AI)在醫療保健,特別是重症醫療中,顯示出改善病人結果的潛力。本系統性回顧分析了1364篇文章,最終納入24項研究,涵蓋傳統模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及生成式AI等技術。研究結果顯示,AI能有效預測術後併發症、ICU入院等健康結果。雖然AI在護理領域展現潛力,但研究多樣性使得無法明確評估其有效性,未來需進一步探討AI對護理結果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AI模型(ChatGPT-3.5、ChatGPT-4和Google Bard)與經驗豐富的脊椎外科醫生在複雜脊椎手術情境中的表現。透過對十位外科醫生進行兩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醫生之間的重測信度良好,但與AI模型的協議較低。雖然AI的回應詳細,但醫生的答案更簡潔。研究認為AI目前不適合用於複雜手術決策,但可用於初步資訊收集和緊急分診,並強調需解決法律和倫理問題才能進一步應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