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睪丸癌是美國15至40歲男性中最常見的腫瘤,每年約有10,000個新病例。大多數為生殖細胞腫瘤,主要分為精原細胞瘤和非精原細胞腫瘤。診斷平均年齡為33歲,風險因素包括隱睪症、家族史及不孕等。最常見症狀是無痛的睪丸腫塊。診斷需透過病史、身體檢查及超音波等,早期介入對預後至關重要。治療方式依據腫瘤類型及分期,通常需多學科合作,並考慮長期影響。及時診斷和適當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美國每年大約有15,000名小朋友和青少年得癌症,超過85%的患者至少能活5年。到了45歲,約95%的小朋友癌症倖存者可能會面臨健康問題,像是內分泌失調、後續腫瘤和心血管疾病。放療和化療是主要原因,尤其是頭部放療和幹細胞移植患者風險最高。1990年代的小朋友癌症倖存者比一般人壽命短約9年,醫生和病人了解這些併發症非常重要。 PubMed DOI

2023年,美國預計有約43,720例新的甲狀腺癌病例,其中5年存活率高達98.5%。乳突狀甲狀腺癌是最常見,佔84%。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射性碘和靶向治療,對轉移性疾病效果較佳。對於無反應或有特定基因突變的病例,會使用其他藥物治療。 PubMed DOI

甲狀腺癌全球發病率上升,可能因診斷進步。文章討論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和免疫環境。DTC是常見內分泌腫瘤,尤其45歲以上女性。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肥胖、糖尿病、輻射、碘缺乏和環境。免疫環境對腫瘤侵略性至關重要,免疫療法有潛力。精準醫學和免疫療法帶來管理進步,未來研究和治療前景廣闊。 PubMed DOI

腎細胞癌(RCC)的管理在過去十年有了顯著進展,提升了局部及晚期病例的生存率。這篇綜述探討了RCC的流行病學、病理學、診斷方法及不同階段的管理策略。輔助療法的引入,特別是pembrolizumab,顯示出整體生存益處。晚期RCC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標準治療。文中也提到轉移性RCC治療中的爭議及非透明細胞RCC的管理。未來需持續研究,並尋找可靠的生物標記以指導治療決策。 PubMed DOI

腎細胞癌(RCC)是常見癌症,2022年全球新病例約434,840例。美國男性中排名第六,女性第九。透明細胞亞型佔75%-80%,與VHL基因失活有關。許多病例在影像檢查中意外發現,70%患者在第一期被診斷。雖然2015至2019年發病率每年上升約1%,但2016至2020年美國死亡率每年下降約2%。對於有腎腫塊的患者,應轉診至泌尿科,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消融技術或主動監測。晚期RCC可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顯示良好反應率和存活期。 PubMed DOI

嵌合抗原受體 (CAR) T 細胞療法透過基因改造 T 淋巴細胞,能針對特定腫瘤細胞進行攻擊,已在多種血液惡性腫瘤中顯示出良好療效,並改善生存率。美國 FDA 已批准六種 CAR T 產品,特別對於大 B 細胞淋巴瘤和急性淋巴母細胞白血病的患者,療效超過傳統治療。不過,這療法也有急性毒性反應的風險,如細胞激素釋放綜合症。雖然目前尚未獲得實體腫瘤的批准,但相關研究顯示出希望。總體而言,CAR T 細胞療法為血液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變化。 PubMed DOI

癌症治療相關心臟功能障礙(CTRCD)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某些有效的癌症治療(如蒽環類藥物和trastuzumab)可能引發心血管副作用。雖然這些治療能提高存活率,但也可能導致心衰竭和心律不整。CTRCD的成因包括氧化壓力和線粒體功能障礙等。近期的進展使得透過心臟生物標記物和影像技術能早期檢測CTRCD,並且使用心臟保護劑有助於降低其發生率。這篇綜述強調腫瘤科與心臟科醫生合作的重要性,以改善病患的整體健康。 PubMed DOI

本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從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hiPSCs)生成睪丸類器官(TOs),以研究性腺發育和生殖疾病。透過懸掛滴和旋轉培養系統,成功複製睪丸的結構和功能,並進行了形態學評估和單細胞RNA測序。結果顯示,這些類器官具備功能性血睪屏障,且對GLP-1受體激動劑semaglutide敏感,治療後睪酮水平下降。此研究顯示睪丸類器官在藥物評估和睪丸健康研究中的潛力。 PubMed DOI

前列腺癌是美國男性中最常見的非皮膚癌,2024年預計將有299,010個新病例和35,250人死亡。全球男性中,前列腺癌為第二常見癌症,2022年新病例達1,466,680例。大多數為腺癌,診斷年齡中位數為67歲,遺傳因素影響風險超過50%。高風險患者可選擇放射治療或根治性切除,治療後仍有部分患者可能轉移。轉移性前列腺癌主要透過雄激素剝奪療法管理,並可搭配新型藥物以提高生存率。 PubMed DOI

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高級別的神經內分泌癌,發病率在美國約為每10萬人4.7例,預後不佳,五年存活率僅12%到30%。主要風險因素是吸煙,95%的患者有吸煙史。症狀包括咳嗽、呼吸急促等,但約60%的患者在診斷時無症狀。小細胞肺癌分為局限期和廣泛期,治療方式不同。局限期可透過手術或化療治療,生存期可達55.9個月;廣泛期則以化療為主,生存期約12到13個月,復發率高。早期檢測至關重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