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Mammo-50 試驗針對50歲以上、曾接受乳癌治療且手術後三年內無復發的女性,評估較不頻繁的乳房攝影檢查與每年檢查的效果差異。研究在英國114家NHS醫院進行,共有5,235名參與者,平均追蹤5.7年。結果顯示,年檢組的5年乳癌特異性生存率為98.1%,而較不頻繁組為98.3%,兩者生存率相近。結論指出,對於這類女性,較不頻繁的檢查是可行的選擇,建議臨床實踐中考慮。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癌症患者接受AMI護理較差,存活率較低,主要因癌症相關死亡。改善護理或許有助於提升存活機會,但護理差異受年齡、病情等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多基因風險分數(PRSs)可幫助區分乳腺癌篩檢,找出高風險個體。英國研究模擬了針對40-49歲婦女的三個篩檢計畫:針對高風險五分位、最年長五分位或整個人口。篩檢高風險五分位每年可避免102例死亡,最年長五分位可避免80例死亡,篩檢整個人口可避免274例死亡。但基於PRS的篩檢可能導致過度診斷、後勤挑戰和成本增加。需進行隨機試驗全面評估。 PubMed DOI

1975年至2019年,美國乳癌死亡率下降,其中轉移性乳癌治療方式的改變對此有影響。模擬模型顯示,2019年乳癌死亡率減少58%,其中轉移性乳癌治療貢獻29%,I至III期乳癌治療貢獻47%,篩檢貢獻25%。2019年轉移性復發後的中位存活時間也增加。總結來說,2019年的乳癌篩檢和治療對美國乳癌死亡率下降有一定影響。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對於乳腺癌患者,省略腋下淋巴結清除手術不會影響存活率。研究涵蓋超過2700名患者,來自五個國家。結論指出,對這些患者而言,可以考慮省略手術,尤其是結合淋巴輻射治療時。 PubMed DOI

乳癌是美國婦女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篩檢乳房X光攝影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然而,目前尚無定論於最佳篩檢年齡、頻率及方式。評論研究比較了各種篩檢策略,結果顯示有效性證據有限,部分研究指出在降低死亡率或晚期癌症檢測方面並無顯著差異。未來仍需進行更多研究以找出最有效的乳癌篩檢方法。 PubMed DOI

研究指出,從40歲開始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篩檢,直到74歲,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每年篩檢雖有好處,但也會增加誤判風險。對於風險高、乳房密度大的婦女效益更大。黑人婦女40歲開始每年篩檢,後改為每兩年,可減少死亡風險。總結,40歲開始每兩年篩檢可降低死亡率,對風險高者更為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磁共振影像(MRI)在前列腺癌篩檢中的療效與安全性,並與傳統活檢比較。自2015年起,50至60歲男性參與者接受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檢,PSA達3 ng/mL以上者進行MRI檢查,隨後隨機分配進行系統性或MRI靶向活檢。結果顯示,MRI靶向活檢組的前列腺癌檢出率為2.8%,顯著低於系統性活檢的4.5%。MRI方法能有效減少臨床上不重要的癌症診斷,且保持低風險,顯示其為更安全有效的篩檢選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早期乳腺癌女性的遠端復發率,特別針對雌激素受體陽性(ER+)和陰性(ER-)腫瘤,使用了超過65萬名女性的數據。主要發現顯示,隨著時間推移,ER+和ER-的遠端復發率都有改善,尤其是1990年代到2000年代,淋巴結受累的復發風險顯著下降。儘管如此,ER+的長期復發風險仍然存在。研究強調了治療進步的重要性及對長期結果的持續監測需求。 PubMed DOI

最近一項針對低風險導管內癌(DCIS)的研究,探討主動監測的安全性。這項試驗從2017到2023年在100個中心招募了995名年齡40歲以上的女性,分為主動監測組和標準護理組。結果顯示,主動監測組的2年內侵襲性癌症發生率為4.2%,而標準護理組為5.9%,差異不大,顯示主動監測並不劣於傳統治療。這表明低風險DCIS女性在主動監測下的癌症風險是安全的。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2926911。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接受乳房保留治療的臨床淋巴結陰性侵襲性乳癌患者中,是否能安全省略手術腋下分期。研究涵蓋5,502名患者,結果顯示省略手術組的五年侵襲性無病生存率為91.9%,與手術組的91.7%相近,證明了非劣性。雖然腋下復發率和死亡率有些微差異,但省略組的淋巴水腫發生率較低,手臂活動度和疼痛感也較好。總體而言,省略手術腋下分期對這群患者是可行的。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