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調查了英國免疫抑制者中,抗SARS-CoV-2刺突蛋白IgG抗體(anti-S Ab)與COVID-19感染及其嚴重性之間的關係。研究涵蓋21,575名參與者,結果顯示抗體檢測率在器官移植者中為77%、自體免疫病患者86%、淋巴系統惡性腫瘤患者79%。18.5%的人感染COVID-19,556人住院,17人死亡。研究發現,抗體存在與較低的感染及住院風險顯著相關,強調對免疫抑制者持續防護的重要性,並建議定期評估抗體反應以識別高風險個體。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COVID-19後急性症狀(PASC)在疫情不同階段的情況,隨著時間推移,PASC的發生率下降。接種疫苗的人比未接種者風險較低,但PASC風險仍然存在,尤其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時期。病毒變異和疫苗接種對PASC風險有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找出感染Omicron變異株的COVID-19患者中,與蛋白尿相關的風險因素,並建立預測模型。研究分為兩個隊列:1,091名2022年8至11月住院的Omicron患者和306名2022年1至3月的患者。透過邏輯回歸分析,識別出七個顯著風險因素,包括合併症、血尿素氮、血清鈉、尿酸、C反應蛋白及疫苗劑量。預測模型在推導和驗證隊列中均顯示良好表現,AUC分別為0.8326和0.833,對臨床醫生預測蛋白尿風險具參考價值。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2023年1月至7月間,163名1至18歲的小兒腎病綜合症和慢性腎病(CKD)患者的SARS-CoV-2抗體情況。結果顯示,61.3%的兒童有抗體,整體中位滴度為37.1 BAU/mL,CKD患者的抗體滴度(76.7 BAU/mL)顯著高於腎病綜合症患者(27.1 BAU/mL)。類固醇敏感型患者的陽性率為60.7%,而類固醇抵抗型為43.5%。大多數兒童未接種疫苗,但仍有部分曾無症狀感染SARS-CoV-2。 PubMed DOI

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面臨較高的COVID-19風險,且對疫苗反應不佳。一項針對55名HD患者的研究顯示,儘管大多數已接種至少兩劑疫苗,但在50週的追蹤中,中和抗體水平未見改善,且低於健康對照組。只有56%的患者在BA.1/2波後有陽性T細胞反應,抗體與T細胞反應不一致。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抗體反應稍高,但T細胞反應無變化。研究強調需為這群脆弱患者更新疫苗及持續防範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截至2020年1月1日瑞典腎臟移植受者的數據,旨在找出嚴重COVID-19的風險因素。主要發現包括:男性風險較高,49-68歲受者風險最高;移植超過5年的患者風險較低;透析年限越長風險越高;來自已故捐贈者的腎臟風險較高;使用特定免疫抑制劑與嚴重COVID-19有關。研究強調,腎臟移植受者需特別關注,未來需針對這群人制定預防和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份研究指出,歐盟地區每一萬人約有4.31人罹患IgA腎病,各國之間差異明顯。腎臟切片檢查率高、醫療品質好的國家,診斷出來的病例也比較多。2020年因COVID-19疫情,腎臟切片檢查一度減少,可能讓部分IgA腎病診斷延後,長期影響還不確定。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分析95位復發性腎病症候群兒童,結果顯示接種COVID-19 mRNA疫苗後,腎病復發風險並未明顯增加。大多數孩子接種後沒復發,僅少數嚴重個案有復發或新發病情。整體來說,疫苗接種對這群兒童來說是安全的,不會提高復發風險。 PubMed DOI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在感染新冠一年後,即使有打疫苗,體內的抗體濃度還是比沒糖尿病的人低。不過,有在用SGLT-2抑制劑的糖尿病患者,抗體濃度會比較高。這表示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抗體維持,但SGLT-2抑制劑有機會幫助提升抗體。 PubMed DOI

腎臟移植患者長期用mTOR抑制劑,對COVID-19疫苗的T細胞免疫反應比用傳統免疫抑制劑好。不過,若只是短暫(4週)把mycophenolate換成sirolimus再打加強針,免疫反應並沒有明顯提升。總結來說,長期用mTOR抑制劑可能有助於增強疫苗免疫力,短期調整則效果有限。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在Omicron疫情之後的時期,對於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來說,若只是輕症的COVID-19感染,並**不會**顯著增加長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風險。這表示,對這個高風險族群來說,輕症COVID-19並不會帶來更差的長期預後。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