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了美國成年人飲酒習慣與糖尿病腎病(DKD)之間的關聯,使用了1999至2016年的NHANES數據,共有26,473名參與者。結果顯示,重度飲酒會增加DKD風險(OR = 1.23),而中度飲酒則可能降低風險(OR介於0.67到0.75)。研究指出飲酒頻率與DKD風險之間存在非線性關係,顯示中度飲酒不會惡化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健康,對臨床管理提供了重要見解。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非糖尿病患者中正常白蛋白尿的慢性腎病(CKD)發展,重點在白蛋白尿水平與腎臟及心血管結果的關聯。研究發現,中度和重度白蛋白尿患者的腎臟不良結果風險顯著增加,分別為正常白蛋白尿的3.3倍和8.6倍。心血管事件在白蛋白尿較高的患者中也更常見。正常白蛋白尿患者的腎小管過濾率下降速度較慢,腎病進展顯著較慢,但心血管風險仍略高。這些結果可為未來的干預研究提供參考。 PubMed DOI

這項隊列研究探討水分狀態對糖尿病腎病(DKD)患者的影響,發現較高的滲透壓與DKD風險及全因死亡率增加有關。研究追蹤2041名DKD患者和2889名非DKD參與者約80個月,結果顯示:滲透壓每增加,DKD風險上升(OR = 1.07);脫水患者的DKD風險顯著提高,分別為49%和169%;此外,脫水也與死亡風險增加27%相關。總之,水分狀態對DKD患者的健康影響不容忽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美國成年人飲食中煙酸攝取量與慢性腎臟病(CKD)的關聯,分析了2007至2018年的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共有25,608名年滿20歲的參與者。結果顯示,17.14%的參與者患有CKD,且攝取較高煙酸的參與者(第二至第四四分位數)患病機率較低,調整後的CKD機率比率分別為0.89、0.83和0.83。研究建議煙酸攝取量與CKD風險呈L型關聯,約28.04毫克的攝取量為關鍵拐點,強調足夠的煙酸對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葉酸代謝物與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腎病之間的關聯。分析了2011至2020年的數據,發現39%的糖尿病患者有腎病。主要發現包括:血清總葉酸和5-甲基四氫葉酸與腎病呈負相關,可能有保護作用;而紅血球葉酸等其他葉酸形式則與腎病呈正相關,顯示風險。研究建議提升5-甲基四氫葉酸水平並降低UMFA,對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可能有幫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成年期間體重變化與慢性腎臟病(CKD)風險的關聯,數據來自34,187名成年人。結果顯示,經歷肥胖與非肥胖轉變的人,以及持續肥胖者,發展CKD的風險較高。研究還發現,體重顯著增加(≥20公斤)或大量減少(>2.5公斤)也會提高CKD風險。年齡和性別在這些關聯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60歲以下的參與者。這些結果強調穩定體重的重要性,對CKD的預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見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美國成年人週末補眠(WCS)與慢性腎臟病(CKD)之間的關聯,數據來自2017至2020年的全國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NHANES),共4,934名20歲以上參與者。結果顯示,WCS與CKD整體無顯著關聯,但WCS為2-3小時的參與者,CKD風險顯著降低(OR為0.44)。特別是60歲以下、特定BMI範圍及平日睡眠少於7小時的人,負相關性更強。這暗示週末補眠2-3小時可能有助於降低CKD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和孟德爾隨機化,探討糖尿病腎病(DKD)的主要風險因素及其因果關係。研究回顧截至2024年9月的文獻,找出DKD的重要風險因素,如高血壓、合併症、血糖控制不佳等,風險範圍從3.27到6.33。孟德爾隨機化顯示高碳水化合物攝取會增加DKD風險,而多吃蔬菜則有保護作用。研究強調飲食和生活方式改變對預防DKD的重要性,建議早期介入血糖控制、高血壓和飲食。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特定飲食習慣與糖尿病腎病(DKD)風險的因果關係,使用了孟德爾隨機化方法,分析了83種飲食習慣。結果顯示,有18種習慣可能影響DKD風險。其中,戒糖與DKD風險增加有關(勝算比2.86),而食用全穀/多穀麵包則與風險降低相關(OR 0.53)。不過,調整餐後血糖後,結果改變,戒糖與DKD風險顯著增加(OR 0.08),全穀麵包則無保護效果(OR 1.37)。建議糖尿病患者應保持均衡的糖攝取,以降低DKD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飲食纖維攝取量與2型糖尿病成人糖尿病腎病風險的關聯。分析了2009至2018年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的數據,發現37.92%的T2DM患者有糖尿病腎病。研究顯示,飲食纖維攝取量與糖尿病腎病風險呈負相關,特別是每日攝取低於13.96克時,風險會增加。年齡、性別等因素未顯著影響這一結果。總之,增加飲食纖維可能有助於預防糖尿病腎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481名中國成人型1型糖尿病(T1DM)患者,探討腎病進展的相關因素。結果顯示,男性、病程較長、高三酸甘油脂及高收縮壓均與慢性腎病(CKD)進展風險正相關,而較低的體重指數(BMI)則為負相關因素。研究還指出,高血糖、高血壓及高尿酸血症與腎病階段有關。建議對早期T1DM患者,特別是低BMI及合併高血壓的男性,應加強監測腎功能,並考慮轉診腎臟科專家以進行干預,強調早期檢測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