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份報告探討了一位年輕女性患者,她對免疫抑制治療無反應,出現腎病綜合症和蛋白尿,並伴隨先天性卵巢功能不全。腎臟病理檢查顯示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管硬化,外顯子測序發現NUP160基因有兩個複合型突變,與四個家族的先天性腎病有關。研究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基因變異,顯示NUP160突變在腎病和卵巢功能不全中的重要性,增進了對核孔複合體在泌尿生殖系統功能的理解。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局部節段性腎小管硬化症(FSGS)是一種腎臟疾病,通常與足細胞蛋白的基因突變有關。這些蛋白在細胞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如細胞骨架和細胞黏附等。隨著年齡增長,基因突變與FSGS的關聯性下降,兒童和青少年中約30%病例與基因突變有關,而成人則降至約10%。了解FSGS的基因原因對臨床管理至關重要,影響腎臟活檢、治療策略及移植後的疾病復發風險。這篇綜述專注於成人腎病綜合症的遺傳基礎,特別是FSGS的診斷和管理策略。 PubMed DOI

年輕患者中,類固醇抗性腎症候群是慢性腎臟疾病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兩名無關的小朋友患有MYO1C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蛋白功能異常,進而引發腎症候群。這項研究顯示,MYO1C基因的突變可能是兒童腎症候群的新遺傳原因。 PubMed DOI

類固醇抗性腎症候群(SRNS)是兒童和年輕成人慢性腎臟疾病的常見原因,其中最嚴重的是先天性腎症候群芬蘭型(CNSF),由基因突變引起。研究人員創造了小鼠模型,模擬特定腎臟疾病,有助於研究基因替代療法。缺乏關鍵蛋白質的小鼠壽命短,腎臟異常,尿液中蛋白質增加。這研究對未來腎症候群基因治療研究有重要啟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印度的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進行遺傳因素探討,從2018年10月到2023年4月,對680名小兒腎病患者進行基因分析。結果顯示,71.9%為早發型SRNS,64.58%有可報告的遺傳變異,主要集中在COL4A基因。腎活檢中,74%有遺傳變異的患者被診斷為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研究強調遺傳分析對理解SRNS的重要性,並指出個性化治療的必要性。 PubMed DOI

自體顯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ADTKD)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通常伴隨家族性慢性腎病(CKD)及輕微的蛋白尿。診斷需識別特定基因的變異,特別是UMOD基因。在一項針對葡萄牙家庭的研究中,發現UMOD基因有新型大範圍缺失,與CKD及高尿酸血症相關,確認了ADTKD-UMOD的診斷。此外,還發現SLC8A1基因的罕見變異,可能與症狀早發有關。這些發現需進一步研究以釐清致病機制。 PubMed DOI

核孔蛋白(Nups)是核孔複合體的重要成分,對核細胞質運輸、基因表達及細胞週期有關鍵影響。六種Nup基因的變異與單基因類固醇抵抗性腎病(SRNS)相關,稱為核孔蛋白相關SRNS。患者通常表現為常染色體隱性SRNS,伴隨神經、成長及心血管問題。不同亞型的發病年齡各異,NUP93最早約在2歲。基因診斷建議使用下一代測序,治療可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腎移植為腎衰竭患者的首選。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其發病機制及治療選擇。 PubMed DOI

這份案例報告介紹了一位49歲的中國女性,診斷為腎病症候群,腎功能正常,但對荷爾蒙和免疫抑制治療反應不佳,顯示出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症候群。腎臟活檢結果顯示為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全外顯子測序發現她的TBC1D8B基因有致病性框移變異。這位患者是首位攜帶此新型致病變異的晚發型中國女性,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兒童患者進展至腎衰竭的遺傳與非遺傳因素,涵蓋101名原發性SRNS患者。結果顯示54%的患者有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管硬化,8%的家庭有<i>APOL1</i>高風險基因型,12%有致病的孟德爾變異。44%的患者最終進展至腎衰竭,且與非歐洲遺傳祖先、自我聲明的非白人種族及發病年齡等因素相關。研究指出,這些遺傳特徵及其他因素對SRNS的影響顯著。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與核孔蛋白(NUPs)突變的關聯。透過全外顯子測序,發現六個家庭中有NUP85、NUP93、NUP107和NUP160的致病性突變。主要發現包括:NUP93突變導致患者在六個月內腎衰竭,NUP85突變影響其與Seh1的相互作用,NUP160突變的兒童顯示內質網擴張,NUP107突變則導致不穩定的截斷蛋白。這些突變可能破壞細胞穩態,進而加速腎病進展。 PubMed DOI

這篇病例報告探討了一位16歲女孩的慢性腎病案例,活檢顯示她有肉芽腫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病。經免疫抑制治療後,基因檢測發現她有NPHP1基因的純合子缺失,確診為腎小管間質性腎病。由於腎臟損傷嚴重,患者需進行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腎功能未見改善。報告強調在年輕患者中,對於炎症性間質性和肉芽腫性腎病時,需考慮腎小管間質性腎病及基因檢測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