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抗生素治療兒童簡單性闌尾炎的效果,與傳統的闌尾切除手術相比。研究涵蓋多個國家,對5到16歲懷疑有非穿孔性闌尾炎的兒童進行隨機分組。結果顯示,抗生素組的治療失敗率為34%,而手術組僅7%,顯示抗生素效果不如手術。此外,抗生素組的不良事件風險也較高。總體來看,雖然抗生素可作為非手術選擇,但對於兒童簡單性闌尾炎,手術效果更佳。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腹膜透析的兒童中,革蘭氏陰性腹膜炎可能引發嚴重問題。研究顯示,大部分病例對治療反應良好,82%康復。治療成功受細菌對抗生素敏感性和疼痛程度等因素影響。風險因素包括嚴重疼痛、偽單胞菌感染和抗藥性。對抗偽單胞菌感染,單一或雙重抗生素治療皆有效。個人化、考量當地抗藥性數據的治療調整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在尼日爾的鄉村進行了一項研究,評估每年兩次分發azithromycin對兒童死亡率的影響。研究顯示,1到59個月大的兒童接受azithromycin後,死亡率顯著低於安慰劑組,降低了14%。不過,對1到11個月大的嬰兒則未見明顯效果。研究中僅報告五起嚴重不良事件,各組之間差異不大。結論指出,對年長兒童分發azithromycin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但對嬰兒的策略需再評估,並建議持續監測抗藥性問題。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了兒童尿路感染(UTIs)抗生素治療的最佳持續時間,特別是短期療程(2到5天)與標準療程(7天或更長)的比較。分析納入12項隨機對照試驗,涉及1,442名主要為女性的兒童,平均年齡5.9歲,最常見的病原體為大腸桿菌。 主要發現顯示,對於發燒性尿路感染,標準7天治療的治癒率顯著高於短期療程;而無發燒的情況下,兩者治癒率無顯著差異。對於有尿路異常的兒童,兩種療程的失敗率也無顯著差異。結果顯示短期治療對無發燒的兒童有效,但發燒性尿路感染的最佳治療時間仍需進一步研究。該研究已在PROSPERO平台註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回顧了rituximab在類固醇抵抗性腎病綜合症(SRNS)兒童中的效果與安全性,涵蓋246名來自28個小兒腎臟科中心的兒童。結果顯示,接受rituximab治療的CNI抵抗組在3、6、12和24個月的緩解率分別為26%、35.6%、35.1%和39.1%,而CNI治療少於6個月的組別則較高,分別為42%、52%、54%和60%。研究還發現,完全緩解(CR)與良好的腎臟存活結果相關,且不良事件主要為輕微情況,發生率為30.5%。總體而言,rituximab對某些SRNS兒童的緩解率有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透過多中心的非劣效性試驗,探討住院病人血流感染的抗生素治療最佳持續時間。共3608名病人隨機分為7天或14天的治療組。結果顯示,7天組的死亡率為14.5%,14天組為16.1%,顯示7天治療在死亡率上不劣於14天,差異為-1.6個百分點。雖然部分病人接受的治療時間超過分配,但整體結果未受影響。總結來說,對於住院血流感染病人,7天的抗生素治療方案同樣有效,顯示較短的治療課程可能已足夠。 PubMed DOI

在南非進行的一項研究評估左氧氟沙星對接觸多重耐藥結核病兒童的預防效果。922名參與者中,5歲以下的兒童無論HIV狀態均可參加,5至17歲的兒童若檢測陽性也可納入。結果顯示,左氧氟沙星組的結核病發病率為1.1%,安慰劑組為2.6%,雖然左氧氟沙星組較低,但差異不具統計意義。不良事件方面,左氧氟沙星組有4名參與者報告3級以上不良事件,整體結果尚不具結論性。該研究由Unitaid支持。 PubMed DOI

一項涵蓋77個國家的232個中心的國際調查顯示,針對由產生擴展譜β-內酰胺酶的腸道桿菌引起的嬰兒尿道感染,兒科腎臟科醫師的管理方式差異顯著。63.8%的中心偏好使用第二或第三代頭孢菌素作為初始治療,若對初始抗生素敏感,81.0%會繼續使用。然而,面對抗藥情況,做法各異:19.0%轉用碳青霉烯,49.6%選擇其他藥物,22.8%則繼續使用初始藥物。調查還發現,50.0%的中心會進行進一步檢查,61.2%提供抗生素預防治療,顯示需進一步研究以確立最佳治療方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在接受腎臟腫瘤治療的兒童中急性腎損傷(AKI)的發生率及風險因素,並探討其與慢性腎病(CKD)的關聯。研究分析了2015至2021年間147名患者的數據,發現71%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AKI,主要在腫瘤切除術後48小時內。大部分AKI事件是可逆的,但有16名患者多次發作。治療後一年,有13%的患者被診斷為CKD,風險因素包括經歷AKI、使用多種藥物及低eGFR。研究強調了早期檢測和預防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剖腹手術後開始腹膜透析(PD)或術前已進行PD的腎衰竭兒童的結果。研究納入21名18歲以下的患者,發現剖腹手術後PD的成功率受腸切除手術影響顯著,接受腸切除的患者中有5人失敗,而未接受的則全數成功。其他手術如造口術和肝切除未影響PD成功。所有死亡病例均因敗血性休克,術後感染是主要因素。結論指出,雖然剖腹手術後PD可行,但腸切除手術會增加失敗風險,感染控制對存活率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rituximab(RTX)單獨治療兒童特發性腎病症候群,6週內完全緩解率明顯低於類固醇(33.3%比100%),但對RTX有反應的孩子後續都沒復發,類固醇組則常復發。兩組安全性和類固醇總暴露量差不多。總結來說,RTX誘導緩解效果較差,但有反應者緩解較持久。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