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旨在透過結合與腎小管健康及損傷相關的生物標記,預測兒童慢性腎臟病(CKD)的進展。研究分析了599名年齡6個月到16歲的兒童數據,結果顯示34%經歷CKD進展。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基於生物標記的預測模型,發現尿液白蛋白/肌酸酐和尿液EGF/肌酸酐是最重要的預測因子。納入這些生物標記後,模型的預測準確性顯著提升,顯示這些標記能有效增強對兒童CKD進展的預測能力。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疾病(CKD)的進展不只是看血液檢查和尿液檢驗,最新研究在兒童CKD中找到新的生物標誌,可以獨立預測疾病的發展。這些標誌反映腎臟健康狀況,幫助我們更了解CKD。重要的標誌像是腎損傷分子-1、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3等,可以提升預測的準確度,深化對疾病的認識。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在臨床上有效應用這些標誌,以改善CKD的管理。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CKD)生物標誌的研究對於識別兒童高風險腎功能下降至關重要。傳統標誌有限制,因此透過代謝組學和蛋白組學尋找新標誌。已發現潛力標誌,需進一步研究驗證,以改善臨床管理。 PubMed DOI

準確估計慢性腎臟疾病(CKD)進展風險對臨床決策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兒科人群中。Ng等人利用兒科CKD群體的數據開發了新的風險方程式,表現良好,能夠預測CKD的進展。這些方程式有助於兒科CKD中心進行病患護理計劃。 PubMed DOI

極早產兒有較高患慢性腎臟疾病風險。研究發現出生在24至27週的新生兒的尿液生物標記可能與日後腎功能減退有關,有助於識別風險。進一步研究將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找出與慢性腎臟疾病(CKD)相關的血液代謝物,以改善CKD的檢測和預測。分析了四個群體的數據,發現某些代謝物與既往和新發嚴重CKD有關。將這些代謝物添加到傳統風險因素中,能稍微改善CKD的檢測和預測。需要進一步研究以充分了解這些發現的臨床意義。 PubMed DOI

研究探討兒童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血漿代謝物與腎功能變化的關係,利用CKiD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部分代謝物與腎功能指標有關聯,包括先前研究指出的和新的關聯。 PubMed DOI

蛋白尿對於慢性腎臟病情的發展至關重要,研究發現某些小管生物標記與腎臟狀況有關。雖然無法準確預測整體腎臟結果,但高uDKK3水平可能增加腎臟問題風險。這些結果顯示,小管生物標記有助於辨識高風險CKD患者。 PubMed DOI

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是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疾病,也是成人腎衰竭的主要原因。這篇文章探討了多種生物標記物在評估ADPKD進展及治療中的重要性,包括臨床、生物遺傳、分子及影像學標記。臨床標記如性別、PROPKD評分和體重指數與疾病嚴重度相關;基因分析可提升風險評估;影像學技術則改善了疾病評估。分子標記物可能成為治療目標,未來需發展反應性標記物以評估治療效果,進而支持個性化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找出能預測急性腎損傷(AKI)後慢性腎病(CKD)長期風險的臨床變數和生物標記。研究分析了723名住院AKI患者的數據,使用機器學習技術預測三年內的重大不良腎事件(MAKE)。結果顯示,28%的患者在三年內發生MAKE,且預測模型表現良好。重要的預測因子包括白蛋白尿和利尿劑使用。研究結論指出,結合臨床數據和生物標記能有效識別高風險患者,促進個性化護理,改善長期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13種預後生物標記對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患者腎臟疾病進展的預測效果,涉及596名患者,平均隨訪5年。主要發現顯示,患者的腎小管過濾率平均每年下降3.46 mL/min/1.73m²,超過一半的患者出現快速進展。特定生物標記如尿液白蛋白/肌酸酐等被證實是重要的預測因子,並能提升風險模型的預測準確性。研究建議將這些標記整合進風險分層工具,以提高ADPKD患者的預測精確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