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了活體腎臟捐贈者中,非指數化與身體表面積(BSA)指數化的腎小管過濾率(mGFR)之間的差異,以及它們與捐贈後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的關聯。研究發現,大多數捐贈者的mGFR值高於年齡基準,但有11%的捐贈者在兩者之間出現不一致,且這些不一致者的年齡和BMI較高。捐贈後一年,一致者的eGFR較高,而不一致者有更高的持續低eGFR風險,顯示選擇mGFR指數化方式對捐贈者的健康結果有重要影響。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全球活體腎移植(LKT)需求增加,年長捐贈者及末期腎臟疾病患者也增加。腎功能測量對捐贈者選擇至關重要,建議使用CKD-EPI-eGFR方程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美國腎臟移植候選人對高腎臟捐贈者指數(KDPI)捐贈提議的同意率,結果顯示全國同意率為41%。研究指出,根據年齡、種族、體重指數和健康狀況等個人特徵,以及移植中心的不同,同意率有顯著差異。特別是年長者和糖尿病患者更可能同意接受高-KDPI 腎臟,這樣的同意與接受移植的機會增加有關。研究強調提高對高-KDPI 腎臟的同意率,以改善移植的可及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邊際品質腎臟移植的使用情況,並評估一個新提議的評分系統,涵蓋延遲移植物功能(DGF)、腎功能恢復(RFR)及移植後90天的腎小管過濾率(GFR)。分析了221名腦死亡捐贈者和223名接受者的數據。主要發現顯示,經歷DGF的接受者,移植物喪失風險顯著增加,而90天GFR低於30 ml/min/1.73m²的接受者也面臨較高的失敗風險。然而,研究指出這些因素的組合無法有效預測短期的病人和移植物存活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心臟移植(HTx)受者的腎小管過濾率(eGFR)準確性,特別是年齡和身體組成的影響。研究涵蓋150名患者,發現HTx後第一年平均體重增加4.2公斤,mGFR增長7.5 ml/min,但隨後穩定。45歲以下患者的eGFR顯著高估mGFR,偏差達7.1 ml/min,且精確性較低。雖然eGFR通常準確,但其精確性隨年齡變化,與身體組成無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年長活體腎臟捐贈者的潛力,特別是在腎臟捐贈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研究分析了2,069名70歲以上德國成年人的數據,發現93%的參與者有醫療禁忌症,無法捐贈。根據腎功能標準,38%到54%的人被排除在外。雖然只有5%到6%的人在研究開始時適合捐贈,但73%表示願意成為活體捐贈者。研究建議需進一步探討年長者活體腎臟捐贈的可行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臟移植受者(KTRs)中不同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方程式的差異,並分析移植特徵對這些差異的影響。研究發現,中位eGFR值在不同方程式間可差達9 ml/min/1.73 m²,且相對差異隨eGFR階段變化。使用活體腎臟捐贈和belatacept的患者,eGFR差異較小;而使用類固醇和高HbA1c則差異較大。研究強調在KTRs臨床管理中需考量捐贈者、受者特徵及免疫抑制療法,以準確評估eGFR。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了對潛在活體腎臟捐贈者進行徹底評估的重要性,特別是針對有前期糖尿病的女性。研究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的醫院進行,持續六年,涵蓋114名女性捐贈者。主要發現顯示,前期糖尿病女性的BMI、血壓及腎功能均顯著較差,且不良健康結果風險更高。這強調了對這類捐贈者進行持續監測和後續護理的必要性,以保障他們的長期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不同腎小管過濾率(eGFR)閾值對慢性腎病(CKD)流行率和預後的影響,隨訪長達15年。研究分析了4,952名參與者,發現年齡分層定義會重新分類部分參與者,但並未影響不良結果。Cox回歸分析顯示,CKD組的預後明顯較非CKD組差,無論使用哪種定義,標準定義的風險比最高。總結來說,年齡或i-BSA分類CKD的預測能力不如標準定義。 PubMed DOI

這項觀察性研究探討健康活體腎臟捐贈者在捐贈前與腎功能儲備(RFR)相關的因素。研究發現,沒有RFR的捐贈者多為女性,且體表面積(BSA)和基礎腎小管濾過率(GFR)較低;有RFR的捐贈者則主要是女性,擁有較高的BSA和GFR,而使用RFR的捐贈者多為男性,且數值最高。這顯示性別和身體指標可能影響腎臟健康,並反映出對代謝需求的生理反應。 PubMed DOI

這篇系統性回顧發現,若用cystatin C算出的腎功能(eGFRcys)明顯低於用creatinine算的(eGFRcr),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風險會增加;反之,eGFRcys高於eGFRcr時,風險較低。eGFR不一致可當作預測健康風險的指標,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標準化定義和測量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