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由腎臟科醫師主導的原生腎活檢計畫,目的是根據ACGME的指導方針,增強腎臟科住院醫師的訓練機會。文章詳細描述了計畫的規劃與發展過程,並分析了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複雜情況。特別強調在美國某三級學術醫療中心的進展,並希望這些經驗能為其他機構提供參考,提升未來腎臟科醫師在腎活檢方面的訓練與能力。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隨著腎臟疾病日益普遍,腎臟科醫師開始針對實習生設計教育計畫,以吸引內科住院醫師參與,這對於提升對腎臟科的興趣相當重要。研究顯示,這些計畫通常獲得高滿意度和正面回饋,尤其當重點放在培養優秀的內科醫師,而不僅是未來的腎臟科醫師時,效果更佳。根據文獻及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經驗,這種方法能有效增強實習生對腎臟科的欣賞。 PubMed DOI

自1950年代和1960年代以來,腎臟科的專科醫師訓練計畫經歷了顯著變化。近年來,介入腎臟科、腫瘤腎臟科及腎小球疾病等子專科選項逐漸增加,並且課程中也越來越重視居家透析和緩和醫療,顯示出對病人為中心護理的重視。此外,床邊超音波的診斷優勢也受到關注。不過,腎臟科在商業和行政訓練上仍有缺口,隨著執行相關程序的醫師人數減少,對於血液透析導管放置和腎臟活檢的訓練需求也在重新評估。專科訓練計畫應根據學員的興趣和需求調整課程內容。 PubMed DOI

研究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疾病是全球糖尿病挑戰。組織病理學有助於診斷和治療進步,腎臟活檢可辨識不同腎損傷。最新研究將糖尿病腎損傷分類,有助於預後和個人化治療。新干預如葡萄糖共轉運輸蛋白2抑製劑顯示潛力。整合組織病理學、組學和影像數據可改善糖尿病腎臟併發症護理。合作努力推進知識、改善患者結果,iBeat Study強調組織病理學在糖尿病腎臟管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1988年,美國內科醫學委員會(ABIM)為腎臟學認證設定了技能要求,包括透析通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穿刺。1996年新增連續腎臟替代療法,但要求一直未變。2021年ABIM開始修訂,徵詢各方意見,針對透析導管、腎臟穿刺和家庭血液透析制定新培訓標準,以符合當前實踐和國家需求。本文討論ABIM與腎臟學界合作更新認證要求的過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腎臟較小的患者中進行的經皮腎臟穿刺活檢,發現在適當的計劃下,這個程序是安全且可行的。併發症輕微,活檢結果導致許多病例的醫學管理方式有所改變。研究指出,腎臟大小並不影響併發症率。 PubMed DOI

腎臟活檢對於診斷和管理腎小球疾病,特別是特發性腎病綜合症(INS)的兒童,至關重要。雖然活檢通常安全,但決定是否進行應考慮其對預後和治療的影響。指導方針建議12歲以上的兒童因腎小球腎炎風險較高而受益於活檢,而年紀較小的兒童則多為最小變化病。對於12歲以上的INS患者,活檢的必要性仍有爭議,尤其在類固醇抵抗的情況下。該手稿主張在開始類固醇治療前進行活檢,以便根據組織學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全球腎臟科醫師對腎臟活檢的看法,強調其在診斷腎臟疾病中的重要性。研究團隊透過線上問卷收集了來自83個國家的1181名醫師的數據,結果顯示各國在活檢建議上差異顯著,墨西哥的活檢傾向最高,菲律賓最低。影響活檢建議的因素包括蛋白尿水平、醫師性別、年齡、經驗及醫療機構規模。這顯示腎臟活檢的實踐在國際間存在差異,需進一步研究了解臨床決策的差異。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指出,腎臟活檢的處理方法不一致,影響了組織學解讀和器官分配決策。隨著人工智慧(AI)在數位病理學的應用,這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機會,特別是在器官短缺的情況下。活檢技術、處理方式和病理學家的專業知識差異,妨礙了研究的比較和重現性。雖然AI工具在標準化評估上有潛力,但因缺乏與移植後結果的驗證,臨床應用仍有限。未來研究應聚焦於大型數據集和嚴謹驗證的縱向研究,以確立AI工具的臨床效用。 PubMed DOI

對於有腎臟疾病的年輕成年人,從兒科轉到成人醫療常常很困難。國際腎臟學會建議建立結構化的轉換過程。調查顯示,在488個醫療計畫中,只有20%設有轉換診所,32%則完全沒有相關流程。成人計畫缺乏資源的情況明顯高於兒科計畫。許多計畫面臨資源和財務問題,成人計畫更常認為需求感知不足是障礙。儘管有指導方針,轉換診所仍然稀少,顯示成人與兒科中心之間缺乏協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美國成人腎臟科專科訓練中血管通路教育的現況,找出改進空間。研究人員對63個腎臟科計畫及71名二年級專科生進行調查和虛擬討論,結果顯示大多數血管通路講座由一般腎臟科醫師主講,專家參與有限。教職員和專科生對血管通路的身體檢查技能感到不安,特別是超音波和影像解讀。討論中強調需增加實作訓練、跨學科合作及標準化課程,並根據美國腎臟學會的標準提出增強教育的建議,強調全面訓練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