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NOBLE試驗(NCT04572854)評估了pegcetacoplan這種針對性補體C3/C3b抑制劑在接受移植的患者中,對復發性補體3腎小管病(C3G)及原發性免疫複合體膜增生性腎小管炎(IC-MPGN)的療效與安全性。結果顯示,接受pegcetacoplan治療的患者中,有50%在C3染色上顯著減少,且80%至少有1個數量級的改善。治療後,C3G的組織學活動分數減少超過54%,且大多數不良事件為輕度至中度,顯示該療法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評估iptacopan治療IC-MPGN的效果和安全性,招募68名患者,主要評估蛋白尿減少。次要結果包括腎功能和疲勞。這項研究將有助於了解iptacopan在治療這種罕見腎臟疾病中的潛力。 PubMed DOI

補體3腎小管病(C3G)和免疫複合體膜增生性腎小管炎(IC-MPGN)是罕見的慢性腎臟疾病,預後不佳,許多患者在十年內會進展至腎衰竭。研究顯示,55%的C3G或IC-MPGN兒童患者在腎臟移植後5年內會復發,移植物存活率僅61.4%,遠低於對照組的90%。雖然急性排斥反應的發生率相似,但使用針對補體的藥物eculizumab並未顯示有效。這強調了需要更有效的療法來應對這些疾病。 PubMed DOI

C3腎小管病(C3G)包括C3腎小管炎和密集沉積病,主要因替代補體途徑失調所致。本研究分析了18名因C3G導致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結果顯示89%的患者在移植後復發,平均復發時間為33天。38%的復發透過例行活檢發現,且大多數患者僅有輕微蛋白尿。免疫螢光和電子顯微鏡檢查顯示微妙的組織學變化,移植腎功能在隨訪期內保持良好。研究強調這些檢查在早期發現C3G復發的重要性。 PubMed DOI

補體3 (C3) 腎小球病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會因替代性補體途徑活化而損害腎臟,導致C3在腎小球沉積,最終可能引發腎衰竭。研究評估每日兩次30毫克的avacopan在57名患者中的安全性與療效。結果顯示,avacopan組與安慰劑組在主要指標上無顯著差異,次要指標如尿蛋白比率及腎小球過濾率也未見明顯變化。不良事件在兩組相似,無死亡或新安全性問題。整體而言,研究未達主要終點,avacopan的臨床效果需進一步探討。 PubMed DOI

替代性補體途徑在IgA腎病中扮演重要角色,iptacopan是針對這一途徑的因子B抑制劑。在一項第三期的雙盲隨機試驗中,222名IgA腎病患者接受iptacopan(200 mg)或安慰劑,為期24個月。中期分析顯示,iptacopan組在9個月內尿液蛋白與肌酸酐比率減少38.3%(P<0.001),且安全性良好,無增加感染風險。總體而言,iptacopan顯著減少IgA腎病患者的蛋白尿。該試驗由Novartis資助,並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 PubMed DOI

這項第二期臨床試驗探討了ravulizumab(補體C5抑制劑)對成人IgA腎病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結果顯示,接受ravulizumab治療的患者在約6個月內,蛋白尿減少了30.1%。試驗共招募66名參與者,43名接受ravulizumab,23名接受安慰劑。第26週時,ravulizumab組的蛋白尿減少41.9%,安慰劑組則減少16.8%。雖然ravulizumab組的eGFR略有下降,但程度輕微,且耐受性良好。這些結果顯示ravulizumab在減少蛋白尿方面具有潛力,目前正在招募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參與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C3腎小管病(C3G)和原發性免疫複合物介導的增生性腎小管腎炎(IC-MPGN)患者的腎臟移植結果。約50%的患者在診斷後10年內會出現腎功能衰竭,許多人因此尋求移植。研究包含41名接受移植的患者,發現53%的移植器官來自活體捐贈者。在平均4.7年的隨訪中,有7名患者出現疾病復發,復發患者的移植物損失率高達28%。這強調了監測蛋白尿作為早期復發指標的重要性,有助於患者管理及新療法的臨床試驗。 PubMed DOI

C3腎小管病(C3G)是一種罕見的腎臟疾病,目前尚無特定治療。Pegcetacoplan作為C3的抑制劑,正在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本研究報告了五名不符合試驗資格的C3G兒童患者,接受為期12週的非標籤治療。結果顯示,尿液蛋白質與肌酸酐比率顯著下降,紅血球數量減少,血清C3水平增加,且腎功能改善的患者比例高達75%。重要的是,未報告不良事件。這些結果顯示pegcetacoplan可能對C3G兒童患者有益,但仍需進一步大規模研究確認療效與安全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PGN)患者的特徵與預後,特別是補體3腎小管病(C3G)和免疫複合物介導的MPGN(IC-MPGN)兩個亞型。研究涵蓋了1979至2018年間的21,697名患者,發現620名診斷為MPGN,其中570名為IC-MPGN,50名為C3G。結果顯示C3G患者的腎功能較差,且IC-MPGN患者的蛋白尿明顯較高。雖然C3G患者初期腎功能受損較重,但長期預後在兩組間相似,顯示C3G需更仔細的監測與治療。 PubMed DOI

C3腎小管病(C3G)是一種罕見的腎臟疾病,主要因補體途徑過度活化而引起,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及移植後復發。Iptacopan(LNP023)是一種口服藥物,能抑制補體B因子。在一項針對26名成人的研究中,A組患者的尿蛋白量顯著減少,腎功能改善,血清C3水平上升;而B組移植後復發患者的尿蛋白量略減,eGFR穩定,血清C3水平也顯著增加。整體數據顯示,治療後腎臟活檢中的C3沉積分數下降,支持進一步研究iptacopan的長期療效。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