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茶飲消費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死亡率的影響,分析了1999至2018年間17,575名CKD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每天最多喝4杯茶可顯著降低CKD早期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風險比為0.89。研究發現,茶飲消費越多,死亡風險越低,特別是每天多喝一杯氧化茶可降低10%的死亡風險。此外,替代綠茶為氧化茶也能降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總之,茶飲對CK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可能有保護作用,尤其在早期階段。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研究指出,慢性腎臟疾病與癌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聯,即使調整其他風險因素後仍成立。管理患者的腎臟疾病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可降低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風險,研究包括19,843名患者,結果顯示膳食纖維攝取與全因死亡率呈負相關,並受研究人口和暴露因素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飲食纖維攝取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健康的影響,分析了3,791名參與者的數據,隨訪中位數為14.6年。結果顯示,中等和低纖維攝取者的死亡風險較高,分別增加19%和11%。不過,纖維攝取與心血管或腎臟不良結果之間並無顯著關聯,且高纖維攝取也未降低炎症標記物的水平。總結來說,雖然低纖維攝取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但對CKD患者的腎臟或心血管健康影響不大,建議進一步研究以確認纖維攝取的臨床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挑戰了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傳統建議,認為應限制全穀類食品。研究分析了超過4,000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全穀類攝取與腎衰竭和死亡風險較低有關,而精製穀物則可能增加這些風險。雖然初步評估顯示全穀類攝取與較高的磷攝取量相關,但調整能量攝取後,這種關聯消失。結果顯示,對CKD患者限制全穀類食品的做法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因為全穀類可能有保護健康的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老年人輕度至中度降低腎小管過濾率(GFR)進行調查,特別是eGFR介於45-59 ml/min/1.73 m²的慢性腎病(CKD)3A期個體。分析了2012至2017年韓國超過770萬名40歲以上參與者的數據,發現65至74歲中有10.0%,75歲以上則有16.3%屬於此範圍。研究指出,這些老年人相比於eGFR在60-89 ml/min/1.73 m²的個體,腎衰竭、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顯著提高,強調了監測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身體活動(PA)和飲食品質(DQ)對慢性腎病(CKD)患者死亡風險的影響。分析了1999至2018年6,504名CKD患者的數據,並追蹤至2019年。結果顯示,參與高PA且飲食健康的患者,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死亡風險顯著低於低PA且飲食不健康的患者。特別是年長者和非西班牙裔黑人在提高PA和改善飲食方面的益處更明顯。總之,活躍且飲食健康的CKD患者死亡風險較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益生菌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健康影響。研究分析了3,646名CKD患者的數據,發現攝取較多活微生物的患者,其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減少37%。結果顯示,增加活微生物的攝取可能有助於降低CKD患者的死亡風險,建議在這群人中納入活微生物的飲食。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鎂水平與慢性腎病(CKD)4期和5期非透析患者心衰竭、冠心病及中風死亡率的關聯。研究追蹤了1,271名患者,結果顯示較高的血清鎂濃度能顯著降低這些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具體來說,血清鎂較高的患者在心衰竭死亡率的危險比上顯示較低的數值,冠心病和中風的死亡率也有類似趨勢。總之,維持較高的血清鎂水平可能有助於降低晚期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飲食中活微生物對慢性腎臟病(CKD)成人死亡率的影響,分析了1999至2018年間8,725名CKD參與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存活者的活微生物攝取量高於非存活者。每增加100克高活微生物食物,所有原因及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顯著降低。最高攝取組的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0%和26%。研究建議增加活微生物攝取可能有助於改善CKD成人的生存率。 PubMed DOI

新研究指出,血清中的多胺(如腐胺、精胺和精子胺)可能是慢性腎病(CKD)及其進展的重要生物標記。研究分析297名CKD患者,發現腐胺與腎功能呈負相關,而精胺和精子胺則呈正相關。高腐胺水平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HR 6.972),而高精胺和精子胺則降低風險。這些結果顯示血清多胺可能成為CKD患者的預後指標,並與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相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