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遺傳性腎病對腎功能影響深遠,對有單基因腎病的夫妻來說,避免將病傳給孩子至關重要。植入前基因檢測(PGT-M)提供了解決方案,讓夫妻能篩選健康胚胎。山東大學生殖醫學中心的研究中,352對夫妻中有180對選擇基因篩檢,104對符合單基因腎病指徵,進行PGT-M檢測。共檢測498個囊胚,76個可轉移,最終80個冷凍移植週期中,38名活產,且後續檢查確認無基因異常,顯示PGT-M有效防止單基因腎病遺傳。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單基因多囊腎病(PKDs)是由基因引起的疾病,可透過胚胎基因檢測(PGT-M)避免遺傳。這項技術已成功應用於PKDs,但仍有技術和道德考量。這包括監管、同意程序、成本、公平性、懷孕風險等問題。 PubMed DOI

腎臟學進步,基因檢測普及。37歲ADPKD患者考慮PGT-M,發現新基因變異。家族分析找出疾病根源,強調準確基因檢測對諮詢和篩檢的重要性。對處理遺傳性腎臟疾病的醫師來說,了解基因基礎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單基因性腎臟疾病在末期腎臟疾病中佔有相當比例。腎移植是治療方法,但需考慮疾病性質、風險、治療併發症及活體捐贈。基因檢測可評估患者和捐贈者,指導移植前後管理。 PubMed DOI

開發了一個基因檢測面板,用於識別與腎移植接受者(KTR)主要移植後併發症相關的單基因疾病。該面板在9.9%的KTR中檢測到與腎臟疾病和其他疾病相關的診斷性基因變異,其中一些病例未經臨床診斷。在9.1%的KTR中發現了各種疾病的基因變異,對個性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設定風險因子目標、監測、預防措施、治療指導、專科轉診和免疫抑制調整。為移植後併發症進行基因檢測可以改善KTR的個性化護理。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顯示,單基因疾病是許多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重要原因。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提升了診斷效果,幫助識別與CKD相關的基因變異,進而改善預後評估和個人化管理策略,包括腎臟保護和移植決策。這對遺傳諮詢和家庭規劃也很重要,能篩檢有風險的親屬。 儘管基因檢測的好處已被證實,許多腎臟科醫生仍未充分利用這項工具。本文鼓勵醫生將基因檢測納入實踐,提供最新見解、患者範例及檢測建議,並強調遺傳諮詢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最近基因測序和數據分析的進展,顯著提升了遺傳性腎臟疾病的診斷能力。識別致病基因變異對於病患的管理、預後評估及遺傳諮詢至關重要,尤其是考慮生育的患者。本文探討了單基因腎臟疾病的產前及植入前基因檢測選項,並強調相關的法律與倫理考量。雖然侵入性產前檢測主要針對嚴重疾病,但非侵入性診斷正逐漸興起,提供更安全的選擇。植入前基因檢測則能選擇不含致病變異的胚胎,降低妊娠風險。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約有20%的病例無法解釋,荷蘭進行了一項研究,評估大規模平行測序(MPS)在這些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涵蓋340名患者,發現59名(17%)有診斷變異,主要涉及NPHP1、COL4A3、COL4A4、COL4A5和PAX2等基因。基因診斷對73%的患者有臨床影響。調查顯示,腎臟科醫生在基因測試上面臨知識不足、選擇困難及時間限制等挑戰。這項研究強調了MPS的潛力及改善醫生基因教育的必要性。 PubMed DOI

本研究旨在提升新加坡對單基因腎小球疾病的基因檢測接受度,透過腎臟科醫生主導的基因服務,改善病人預後,降低腎衰竭風險。研究將進行前瞻性、多中心的實施研究,評估基因檢測的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並建立病人管理流程。主要結果包括病人及醫生的接受度、服務適當性及基因檢測的確診率。最終目標是將基因檢測整合進常規腎臟護理,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 PubMed DOI

遺傳性腎臟疾病(GKD)在慢性腎臟疾病(CKD)中佔有10%到20%的比例。雖然基因檢測能確認GKD,但因研究不足及人群選擇問題,臨床應用仍有挑戰。研究團隊針對300名參與者進行前瞻性研究,發現33%的家庭有致病變異,使用綜合檢測的診斷率從23%提升至34%。然而,從CKD診斷到基因評估的中位時間長達10.4年,且再需2.9個月才能獲得陽性結果。研究顯示,需縮短這段時間以提升臨床實用性。 PubMed DOI

科技進步,特別是下一代定序技術(NGS),已徹底改變基因檢測,成為臨床醫學的重要工具,尤其在評估人類基因組方面。基因原因在成人末期腎病中佔10%到15%,在兒童中則高達70%。基因檢測能精確找出病因,對病人管理影響深遠,但腎臟科醫師面對多樣的檢測選項時,可能會感到困難。本文旨在澄清基因檢測的選擇過程,促進腎臟科醫師與基因專業人士的合作,提升腎病患者的精準醫療,並提供檢測方法的指導及通用工作流程。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