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白雪公主的故事理想化了白皙的皮膚,這與腎臟科面臨的問題有關:美白霜對腎臟健康的危害。這些產品常含有氫醌、汞和砷等有害物質,因文化信仰將淺色皮膚視為美麗,導致廣泛使用。儘管有禁令,這些產品仍在流通,對健康造成風險,特別是腎臟。汞會干擾黑色素生成,長期接觸可能損害腎臟及其他器官。研究顯示,含汞的美白霜與腎病綜合症有關,治療需停止使用並可能需要藥物介入。這篇文章強調了加強監管和提高公眾意識的必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急性腎損傷(AKI)後可能導致中風、高血壓、生殖風險、失智症和死亡等問題。這些風險在AKI後6個月至3年內增加,與轉為慢性腎臟疾病(CKD)的風險相似。進一步研究有助於了解這些關聯,改善AKI患者的護理。考慮這些併發症可提升篩檢和監測計畫的效果。 PubMed DOI

微塑料和納米塑料(MPs)是小塑料顆粒,存在於水、空氣、食物和土壤中,對生物有負面影響。攝入、吸入或接觸皮膚都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如發炎、氧化壓力和器官功能障礙。雖然對微塑料對腎臟的影響研究有限,但與慢性腎臟疾病(CKD)有關的研究越來越受關注。本文總結了現有研究,探討微塑料對腎臟疾病的潛在影響。 PubMed DOI

腎小球疾病是慢性腎病和末期腎病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腎病最為常見,但非糖尿病原因如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等也有影響。這些非糖尿病腎小球疾病較為罕見,且缺乏強有力的臨床數據,晚期轉診可能影響預後。管理策略包括緩解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等併發症,並針對病因治療。新藥如SGLT2抑制劑和ns-MRAs顯示出改善腎臟預後的潛力,目前有多種新藥正在臨床試驗中。 PubMed DOI

您的報告指出,含有甘醛酸的巴西拉直髮產品可能與急性腎損傷有關。在小鼠研究中,局部使用這些產品後,尿液中的草酸鹽排泄顯著增加,導致鈣草酸腎病,顯示甘醛酸可能透過皮膚吸收並對腎臟造成損害。因此,建議停止使用這類產品,並需進一步研究甘醛酸和乙醇酸的代謝,以了解其安全性及潛在健康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慢性腎臟病(CKD)如何影響小鼠在接觸砷化物後的急性腎損傷(AKI)。研究發現,CKD小鼠在接觸苯砷氧化物(PAO)後,腎損傷比健康小鼠更嚴重,顯示出腎小管纖維化、腎小球硬化及血清肌酸酐升高等情況。此外,CKD小鼠的細胞死亡增加,並且p53信號通路在其對PAO的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強調了CKD患者接觸砷化物後,面臨更高腎損傷風險的問題。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指出,直髮產品可能與健康個體的急性腎損傷有關。Robert等人的小鼠實驗揭示,這些產品中的甘醛酸會被吸收並轉化為草酸,這是導致草酸腎病的主要原因。這項發現提出了「皮膚-腎臟」的關聯,讓我們更了解草酸的代謝過程,也提醒我們需進一步研究皮膚接觸甘醛酸的風險。因此,使用這些直髮產品時,大家要特別小心。 PubMed DOI

這項社區研究調查了Hirakud地區農業的慢性腎臟病(CKD)和不明原因的慢性腎臟病(CKDu)以及貧血的流行率。研究發現,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如鎘、鉻、鉛、砷)在土壤和水中濃度過高,特別是在農民中,CKDu相當普遍。這些有毒物質的飲食暴露增加了非致癌風險,且CKD/CKDu患者中貧血情況也很常見。研究強調環境毒素與腎臟健康之間的密切關聯,提醒需注意這些風險。 PubMed DOI

Beni-koji CholesteHelp補充劑與急性腎損傷(AKI)之間的關聯在日本引起關注。雖然腎活檢顯示腎小管受損,但因果關係尚不明確。研究人員利用成年大鼠的腎幹細胞製作腎類器官,探討這些補充劑的腎小管毒性。結果顯示,使用該補充劑後,腎小管出現顯著損傷,與順鉑的效果相似。這些發現首次證實某些批次的補充劑中有毒物質可能直接導致腎小管損傷,並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篩選腎毒性的方法。 PubMed DOI

全球暖化對慢性腎臟病(CKD)帶來重大風險,且其治療也影響環境。生命週期評估(LCA)可評估藥物從生產到處置的環境影響。現有研究多集中在麻醉劑、吸入劑和抗生素,對腎臟護理藥物的LCA研究卻明顯不足。隨著CKD盛行率上升,對腎臟保護藥物的LCA研究需求迫切。臨床醫師、藥劑師和製藥公司需合作,將藥物環境影響納入臨床實踐,以促進可持續的腎臟健康護理,減少生態足跡。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最新研究發現,除了之前已知的MC1R之外,MC5R這個受體也能透過調控特定的細胞訊號傳導路徑,幫助保護腎臟的足細胞(podocytes)免於受損。這表示針對MC5R的治療,未來有機會成為蛋白尿性腎臟疾病的新療法,不過目前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釐清。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