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繼發性高草酸尿症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徵是尿液中草酸鹽濃度升高。可能的成因包括飲食中草酸增加、腸道排除能力下降或腎臟排泄增加。近期研究指出SLC26A6運輸蛋白在腸道和腎臟的作用,並且在全身性炎症和代謝症候群中活性受損,這可能是病例增加的原因之一。治療上主要透過飲食調整和藥物來增強糞便排泄,未來可能有免疫調節藥物和微生物組修飾劑等新療法。早期診斷和預防腎衰竭策略非常重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PH1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會導致腎結石和腎損傷。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草酸水平會下降,年紀較小的兒童有較高水平。特定基因變異的患者草酸水平不同,使用維生素B6治療可降低部分患者的草酸水平。整體而言,各組腎功能沒有差異,年幼兒童患PH1可能更易出現腎臟問題,同質性G170R變異可能較輕微。 PubMed DOI

患有短腸綜合症(SBS)的病人可能有高水平的血漿草酸(POx),增加慢性腎臟疾病(CKD)風險。研究發現POx高的SBS患者,尿液草酸較高,腎功能較差。監控POx可評估SBS患者腸道高草酸尿症嚴重程度。 PubMed DOI

原發性高草酸尿症(PHs)是罕見疾病,由肝酶缺乏引起,導致草酸排泄增加並在泌尿道形成草酸鈣結石。最近的研究專注於了解PHs的分子機制、開發新模型來研究該疾病,以及識別潛在的藥物靶點。這些研究提高了我們對疾病嚴重程度和治療反應的理解,促使新藥物的開發,以供患者治療之用。 PubMed DOI

原發性高草酸尿症(PH)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會導致肝臟產生過多草酸,引起腎結石、腎鈣化和腎功能衰竭。PH1最常見也最嚴重,可能需要腎臟或肝臟移植。最新的RNA干擾治療方式出現。早期診斷和適當管理至關重要,有診斷演算法可協助。該文章提到了最佳實踐,包括新RNAi療法,以及對腎功能惡化患者的透析和移植建議。早期檢測和治療對改善PH患者預後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原發性和腸道高草酸尿症患者,以及特發性鈣草酸鈣腎結石形成者的腸道微生物群,發現高草酸尿症患者的草酸水平較高。雖然微生物多樣性相似,但草酸降解細菌組成和活性有差異。這些發現或許有助於未來研發新的高草酸尿症治療方式。 PubMed DOI

原發性草酸尿症(PH)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主要因內源性草酸過多而引發腎結石、腎功能下降等問題。PH 1型是最常見且嚴重的類型,常導致早期腎衰竭。診斷方法包括臨床症狀評估、草酸水平測量及基因檢測。治療選擇有補充水分、透析、移植及維生素B6等。中國患者中,AGXT基因的特定突變較為普遍,治療多集中於症狀管理,效果不佳。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如何影響慢性腎病(CKD)中的高尿酸血症腎損傷。透過對小鼠進行腺嘌呤和鉀氧酸飲食,並分析腎臟病理及功能,發現15種細菌屬的豐度顯著變化,且糞便和血漿中的氨基酸及生物素代謝物也有變化。特定細菌與腎功能、氧化壓力及線粒體自噬相關聯。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症可能加重腎損傷,未來可為CKD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向。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可能影響腎小管上皮細胞,導致草酸鈣腎結石的形成。本研究使用小鼠模型探討AKI與腎結石的分子關係。結果顯示,重度AKI會增加草酸鈣晶體沉積及腎功能損害,並上調相關基因;而輕度AKI則相反。轉錄組分析發現,重度AKI後炎症基因上調,PKNOX1在此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使用皮格列酮可減少結石形成,而輕度AKI後的STAT1則有保護作用。這些發現為腎結石的治療提供了新靶點。 PubMed DOI

高草酸尿症是一種因尿液中草酸過多而引發的疾病,可能由肝臟過度產生或飲食中草酸吸收過高所致。這種病症可能導致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最近在義大利佩魯賈舉行的第十四屆國際高草酸尿症研討會,專家們討論了原發性高草酸尿症的各種議題,包括手術、遺傳學及腸源性高草酸尿症等,並分享了臨床挑戰與研究進展,旨在未來更好地滿足病人的需求。 PubMed DOI

尿毒性次級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SHP)是慢性腎病-礦物質與骨骼疾病(CKD-MBD)的一種狀況,主要因礦物質失衡導致甲狀旁腺激素(PTH)升高。除了PTH,最近研究發現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和klotho也影響SHP的發展。FGF23的合成受血清磷和代謝過程影響,而骨骼對PTH的抵抗性則因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和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而加劇。了解這些因素對於制定針對SHP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