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調查了丹麥18,000名員工在11種職業中對ChatGPT的使用情況,發現年輕和經驗較少的員工特別喜愛這個工具。不過,女性使用ChatGPT的機率比男性低16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使用ChatGPT的員工在推出前的收入稍高,但工作年限較短。儘管大家認為ChatGPT能提升生產力,卻仍面臨雇主限制和對額外培訓的需求等挑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討論了在學術寫作中使用ChatGPT的好處和風險,並提供了新手研究人員如何運用ChatGPT的方法。強調了人類判斷的重要性,將ChatGPT視為寫作的輔助工具,而非替代品。文章建議在學術寫作中負責任且有效地使用ChatGPT。 PubMed DOI

這篇論文討論了研究學生在高等教育中採用像ChatGPT這樣的AI聊天機器人的重要性。對222名荷蘭高等教育學生進行的長期調查顯示,在8個月內,ChatGPT的使用量下降,信任和知覺行為控制等因素影響了這一變化。了解這些動態可以幫助改善學生與教育環境中的AI技術的互動。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大部分學者對ChatGPT有所認識,但使用經驗不足。有人支持ChatGPT成為作者之一,也有人擔心其道德影響。為了正確且符合道德標準地運用聊天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工具於學術研究,必須建立適當規範並提供相應培訓。 PubMed DOI

研究發現ChatGPT的更新和特性影響辦公室工作者的知識流程和滿意度,並提升口碑。ChatGPT的人性化特徵增加了功利價值和滿意度。年齡對口碑有正面影響,性別則無明顯影響。這研究有助於了解AI聊天機器人在辦公室中的作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中東和北非地區研究人員對使用ChatGPT的看法。調查顯示,369位研究人員對ChatGPT的理解程度中等,平均得分58.3分。他們對使用ChatGPT的態度普遍正面,得分68.1,顯示出對其融入研究的熱情。約56%的人表示已使用ChatGPT,27.6%計畫使用,17.3%已開始使用。不過,對於準確性、偏見和倫理問題的擔憂也被提到。研究強調需要針對性訓練和倫理指導,以提升ChatGPT在研究中的有效性,並促進該地區的科學創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在ChatGPT推出的前11個月內,1,376名德國公民使用這個AI對話代理的影響因素。主要發現包括:年輕人和高教育程度者使用量較高,性別和收入影響不大;全職工作和孩子數量多會成為使用障礙;社交媒體使用頻繁者參與度較高;政治知識和自我效能與使用活動有關,但線上辯論和自我效能呈負相關;認知需求和溝通技巧則促進參與。研究強調解決數位鴻溝和提升數位素養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服務不足的群體。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探討了高等教育學生對ChatGPT的看法,研究於2024年初進行,涵蓋來自109個國家的23,218名學生。主要發現顯示,學生多用ChatGPT進行腦力激盪和文本摘要,但在專業寫作上使用較少。他們認為ChatGPT能簡化複雜資訊,但在課堂學習中不太可靠,儘管有些學生更喜歡它的清晰度。大家一致認為需要對AI進行規範,因為擔心作弊和社交孤立。研究結果可為高等教育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以應對勞動市場和數位技能的需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烏干達醫學教職員對ChatGPT及其他人工智慧工具的使用情況,發現大多數參與者為男性,年齡中位數41歲。90%的人聽過人工智慧工具,63%有使用經驗,ChatGPT最受歡迎。教職員主要用這些工具進行研究寫作和考試準備,但50歲以上的教職員使用意願較低。研究建議需加強培訓及制定政策,以更有效地整合人工智慧於醫學教育中。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特別是ChatGPT,對男性和女性學術研究者生產力的影響。結果顯示,男性研究者在ChatGPT推出後的生產力增長比女性高出6.4%,顯示出生產力差距擴大。此外,男性研究者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頻率較高,並從中獲益更多。這些發現提醒學術機構需注意這些差異,以確保對教職員的公平評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ChatGPT對大學生找工作信心的影響,使用了回歸分析、逆概率加權和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結果顯示,定期使用ChatGPT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就業信心,尤其是本科生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生。學生與ChatGPT的互動經驗也在這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指出,ChatGPT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認知技能和職業知識,還鼓勵他們主動尋找工作,提升對就業市場的準備度。這顯示AI工具能有效支持職業發展,特別是對於早期教育階段的學生。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