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了不同透析方式患者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涵蓋968名來自芬蘭的患者,隨訪時間從2004到2017年。結果顯示,中心血液透析(IC-HD)和持續性自主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MACE發生率相似,且高於自動腹膜透析(APD)和居家血液透析。調整後,居家透析與IC-HD的MACE風險無顯著差異。特別是女性患者使用腹膜透析的MACE風險較低,但男性則相反。整體而言,20%的患者在隨訪期間經歷MACE,顯示需進一步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對心血管風險的影響,尤其是性別差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衰竭患者常合併心血管疾病,替代療法如居家透析可能改善心臟健康,但也有風險。跨學科護理可幫助克服障礙,提升健康公平。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從腹膜透析(PD)轉換至其他腎臟替代療法(KRT)的患者,在醫師或患者決定下,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情況。發現醫師決定轉換時,風險較高。患者導向轉換則與年輕、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無糖尿病病史相關。年齡、教育程度、收入和糖尿病病史都影響轉換後的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觀察了接受持續腹膜透析(CAPD)的患者,以確定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因素,並與血清鎂水平的相關性。他們發現低血清鎂水平與這些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而高水平則與更好的存活率相關。低血清鎂被確認為CAPD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預測因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患者從居家透析轉換到設施型血液透析的風險,特別是自主腹膜透析(PD)、護理協助的PD和居家血液透析(HHD)。研究分析了2002至2019年間的法國REIN登記資料,共有17,909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自主PD的轉換率最高,五年內達28.3%。與自主PD相比,協助PD和HHD的轉換風險差異不大。研究建議,法國的患者群體多樣性可能解釋了三種居家透析方式在技術存活率上的相似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遠端監測(RM)對自動腹膜透析(APD)患者的影響,特別是在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液體過載和透析效率不足的併發症方面。研究涵蓋21家醫院,將患者分為RM-APD組和傳統APD組。結果顯示,雖然兩組在全因死亡率上無顯著差異,但傳統APD組的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較高。RM-APD組則顯示出更好的生存率和較少的不良事件,顯示出其在臨床上的潛在優勢,可能促進這種療法的普及。 PubMed DOI

這項在中國的研究比較了自動腹膜透析(APD)與臨時血液透析(HD)對於需要緊急透析的末期腎病(ESRD)患者的效果。116名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APD或HD,結果顯示APD組的併發症發生率顯著低於HD組(25.9%對比56.9%),且APD的住院醫療費用也較低(27,008.39元對比42,597.54元)。雖然兩組在導管存活率和患者存活率上無顯著差異,但APD在併發症和費用上表現更佳,這對臨床決策有重要參考價值。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指出傳統的間歇性血液透析(IHD)有其限制,並探討了更能模擬自然腎功能的替代透析方法。IHD的間歇性特性會造成代謝物和電解質的波動,增加心血管風險,這對透析病人來說是個大問題。更頻繁的透析方式,如每日短時間透析和夜間透析,顯示出改善心臟健康的潛力。腹膜透析則提供持續治療,可能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總之,這篇評論認為替代透析方法在心血管方面可能優於傳統的IHD。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在開始透析(HD)後,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顯著增加。研究分析了2007至2019年間開始HD的74,584名CKD患者,發現12,875名患者出現CVD事件。結果顯示,HD開始後的前10天內,CVD風險達到高峰,特別是缺血性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在1到2個月後下降,但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在5個月內仍然偏高。這強調了對CKD患者CVD風險進行仔細評估和管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接受不同透析方式的患者在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的變化,包括機構性血液透析(IHD)、腹膜透析(PD)和居家血液透析(HHD)。研究分析了2017至2021年間930名患者的RAND-36問卷數據。結果顯示,IHD患者的身體組成摘要(PCS)分數較低,隨著時間推移,所有組別的PCS分數都有下降,PD患者的下降最明顯。心理組成摘要(MCS)方面,HHD患者有改善趨勢,而IHD和PD則無。這研究強調不同透析方式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幫助患者做出更好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新開始透析的男性與女性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預後上的差異,特別是全因死亡率和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析1459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女性的全因死亡率和MACE風險顯著低於男性,但這一優勢在有主動脈鈣化(AC)的患者中消失。研究強調AC可能抵消女性的生存和心血管優勢,提醒我們在這群患者中重視AC的影響。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