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腎小管過濾增強(GHF)與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CVD)風險的關聯。研究分析了來自南韓超過190萬名患者的數據,根據估計的腎小管過濾率(eGFR)將參與者分為五組。結果顯示,無論是低eGFR還是GHF,都與CVD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GHF與心肌梗塞、心衰竭和中風的風險較高。研究建議,對T2DM患者進行GHF的早期篩檢,可能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健康。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小球超濾過(GHF)是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情況,可預測腎臟疾病和心血管風險。高GFR值與增加死亡風險相關,即使非白蛋白尿患者也是。CKD-EPI GFR公式是較佳的風險預測工具。對於GFR截止值尚無共識,會因性別和年齡而異。在中年人群中監測GHF對預防不良結果至關重要。肥胖、高血壓、吸菸和脂肪肝患者常見GHF,需加強意識、監測和生活方式改變,如使用藥物管理GHF。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危重創傷患者中有71.76%出現腎小球過濾過度(GHF),可能影響藥物劑量。建議使用肌酸酐清除率評估腎功能,並調整藥物劑量。年輕、傷害較輕和較低肌酸酐水平的患者更容易出現GHF。未來需進一步研究GHF對藥物代謝的影響。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CKD)是全球重要議題,早期檢測和干預至關重要。腎小球過濾過度是CKD早期徵兆,需腎臟保護藥物干預。準確診斷仍挑戰,本文探討其概念、診斷困難、治療方法和研究需求。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高eGFRdiff與糖尿病患者風險降低有關,可用於識別高風險個人。数据來自中國、美國和英國。 PubMed DOI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致命原因。研究指出,萎縮性毛細孔症候群(SPS)可預測高風險。低eGFR比值與較高CVD風險有關,但SPS與FRS之間無明顯相關。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eGFR比值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小管過濾率(eGFR)下降如何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事件,特別是在初級和次級預防方面。研究分析了11,101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有CVD病史者的eGFR年均下降幅度較大,且五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顯著較高。每下降1個標準差的eGFR,無CVD病史者的風險增加48%,有病史者則增加33%。結果顯示,eGFR變化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標,尤其在已有CVD的患者中更為明顯。 PubMed DOI

腎小球過濾增強(GHF)是前期糖尿病和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徵兆,主要受腎小球-腎小管反饋及血流動力學變化影響。年輕、病程短、血糖控制不佳及高蛋白低鹽飲食等因素會增加GHF風險。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和診斷標準,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腎元損傷及加速腎病進展。使用SGLT2i和GLP-1RA等藥物可有效逆轉過濾增強,臨床醫師需重視GHF的診斷與預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老年人輕度至中度降低腎小管過濾率(GFR)進行調查,特別是eGFR介於45-59 ml/min/1.73 m²的慢性腎病(CKD)3A期個體。分析了2012至2017年韓國超過770萬名40歲以上參與者的數據,發現65至74歲中有10.0%,75歲以上則有16.3%屬於此範圍。研究指出,這些老年人相比於eGFR在60-89 ml/min/1.73 m²的個體,腎衰竭、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顯著提高,強調了監測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dapagliflozin對第二型糖尿病(T2D)患者腎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六十名患者依腎小球過濾率(GFR)分為四組,接受dapagliflozin或對照治療。結果顯示,dapagliflozin組的GFR顯著下降,腎臟血漿流量保持不變,過濾分數下降,平均動脈壓降低,腎血管阻力減少。這表明SGLT-2抑制劑可能透過腎小球後血管擴張,對腎臟有保護作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接受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治療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早期腎小球過濾率(eGFR)變化與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之間的關係。分析了台灣8,222名T2D患者的數據,發現eGFR下降超過10%而UACR未減少的患者,面臨重大不良腎事件及心血管風險顯著提高。這強調了對這些高風險患者進行密切監測及採取更積極治療策略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