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不同輸血策略對心肌梗塞合併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結果顯示,CKD的不同階段與輸血策略之間沒有顯著互動。對於eGFR低於30的非透析患者,限制型輸血策略的死亡或再次心肌梗塞風險較高。對於eGFR在30到60之間的患者,兩種策略風險相似,而透析患者的風險差異也不大。總體來看,寬鬆型輸血策略在非透析依賴的重度CKD患者中可能更安全。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比較了限制性和自由輸血策略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低血紅素水平的影響。結果顯示,自由輸血策略並未在30天內明顯減少再次心肌梗塞或死亡風險。然而,限制性策略可能存在潛在危害,尚待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瓜達拉哈拉醫院研究發現,接受輸血的患者中,有輸血反應的患者更容易發展為急性腎損傷(AKI),並有較高的不良腎臟事件風險。輸血反應可能增加患者的風險,但死亡率相似。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在重傷腦損和貧血患者中,自由輸血(Hb≤10 g/dL時輸血)和限制輸血(≤7 g/dL時輸血)的效果。結果顯示,自由輸血並未減少不良神經學結果風險,死亡率和抑鬱症沒有明顯差異。自由輸血組中有些倖存者功能和生活品質較好,但更容易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靜脈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率兩組相似。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影響超過30%的急性心肌梗塞(MI)患者,且與治療管理不佳及預後較差有關。丹麥於2010至2022年進行的研究顯示,CKD患者在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重建的機率明顯低於無CKD患者,且接受雙重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療的比例也較低。CKD患者的一年死亡率為21%,高於非CKD患者的16.4%。儘管心肌梗塞後的存活率有所改善,CKD仍與較低的治療管理率及較高的死亡率相關。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貧血及非透析依賴性慢性腎病(NDD-CKD)患者在治療開始時的血紅素水平對腎臟和心血管結果的影響。研究分析了兩個日本數據庫的資料,將接受長效促紅素製劑的患者分為早期治療(血紅素≥9.0 g/dl)和延遲治療(血紅素<9.0 g/dl)兩組。結果顯示,延遲治療對腎臟結果影響不大,但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強調了在血紅素降至9.0 g/dl以下前及早介入管理貧血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移植後貧血是腎臟移植患者常見但被忽視的問題,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近期一項全國多中心研究分析了297名移植後貧血患者的數據,發現許多患者未接受必要的鐵劑補充,且ESAs治療的反應不佳。研究指出,缺鐵、早期貧血及腎小管過濾率等因素影響ESAs抗藥性,且血紅素目標設定過高。這強調了改善貧血管理策略及遵循指導方針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護理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兩種不同的血紅素輸血閾值對急性腦損傷患者的影響,涵蓋22個國家的72個重症監護病房,共850名血紅素低於9 g/dL的患者。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寬鬆(低於9 g/dL)和限制性(低於7 g/dL)兩組。結果顯示,寬鬆策略組的不良神經學結果發生率為62.6%,而限制組為72.6%,顯示寬鬆策略有顯著優勢。此外,寬鬆組的腦缺血事件也較少。研究結果顯示,寬鬆輸血策略可能改善急性腦損傷患者的神經學結果。 PubMed DOI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隨機對照試驗中,風險導向的介入措施顯著改善了急性腎損傷(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情況。研究針對住院成人患者,將他們分為介入組和常規護理組。介入組使用風險指數評估患者,並根據風險提供不同的護理。結果顯示,介入組中有28%的患者接受了建議的治療,顯著高於常規組的3%。雖然高風險患者的治療遵循率提升,但介入組中高鉀血症的發生率也較高。總體而言,這項研究顯示風險導向的介入能有效提升高風險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 PubMed DOI

在不需要透析的慢性腎臟病(CKD)患者中,血管重建手術可能比藥物治療更能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風險。儘管醫生對不良腎臟事件的擔憂使得手術決策猶豫,但這類事件在此族群中相對少見。研究顯示,血管重建手術可能降低全因死亡率(風險比0.80)、心肌梗塞(0.81)和心衰竭(0.80)的發生率,但對心血管死亡率的影響仍不明確。需要更多研究來指導最佳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急性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貧血重症病人中,寬鬆與限制性紅血球輸血策略的影響。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寬鬆組在血紅素≤10 g/dL時輸血,限制組則在≤8 g/dL時輸血。結果顯示,寬鬆組有33.5%出現不良結果,限制組為37.7%,兩者差異不顯著(風險比0.88,P=0.22)。其他次要結果如功能獨立性和生活品質也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寬鬆輸血策略未能改善神經學結果。 PubMed DOI